为他人得幸福而行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们的孩子关怀和服务他人的品质似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甚至连自我关怀的能力都弱了很多。

    ■张树伟

    我们的先贤说,民为贵,这话意味深长。

    但小民谁也不愿意当,就连小学里的班干部这种“官”,都比民吸引力大。媒体报道,记者对北京市多所小学展开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当干部”这件事十分热衷。此前亦有媒体报道,家长为了孩子能当班干部,不惜请客送礼,大抵是为孩子小升初增点砝码等等。

    可见“官”的意识无处不在,从成人侵染到孩子。为了人人当“官”,不少学校可谓费尽心思,有采用轮流值周当班干的,有给班里增设“门官”、“灯官”等新“官职”的。

    对孩子而言,官职多了,不知是过了把官瘾,还是增加了服务意识?这恐怕就要看教育者的意识了。在中国绵延的文化中,“民为贵”的思想固然可贵,但“官为贵”似乎更像主流。至少目前,我们对这些实践还是多些警惕好,免得让孩子在官瘾和服务同学之间困惑,更怕他们模仿成人世界的“官”,把“门官”、“灯官”都理解成一种权力。

    至少,看看我们身边官和权力的故事,就可知道,权力如果不用于服务他人,很可能伤及他人和社会,更不用说在这过程中的“自伤”了。像有校长标价卖职称的事情,就说明权力成为一个学校文化最有力的戕害工具,整体上降低了一所校园的职业道德的素养。若不是有一个跳出来的人,这个校园的整体素养还将继续向下滑。这是我们必须救治的伤疤。

    诗人说,为他人得幸福而祈祷。在我们的教育自信越来越强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越来越担忧。他们担忧不无道理,我们在教育上取得的“智”方面的成就为世界所关注,也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我们的孩子关怀和服务他人的品质似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甚至连自我关怀的能力都弱了很多。

    或许,这才是教育创新的着力点所在。至于给孩子发放了多少“官帽”,是不是让孩子满足,甚至是不是采用了颇具现代色彩的“竞选”手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各种教育创新是在实现智育发展的同时,面向和尊重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从现实社会的各种教育困境和孩子心理困境来说,我们还真缺乏对教育的真诚,对孩子的尊重。换句话说,作为成人和教育者,我们缺乏对自己的否定。我们要否定我们现在的某些不完美的东西,诚实地检讨我们作为教育者的精神缺憾,并告诉孩子,父母和社会共同营造的秩序并不是理想的秩序,同时社会也不全是孩子模仿的典范。告诉孩子他们的责任,要为他人得幸福而行动。

    我们并不是指挥者,孩子也不是提线木偶,他们是必要超越我们而创造更美好的秩序的人。面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者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保护他们的未来。至于搬演成人社会的种种东西,则不该是他们的事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