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翻身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河北省唐山市新建园的孩子们和老师在快乐游戏。(资料图片)

    三年里,一批曾经“岌岌可危”、办不下去的幼儿园逆袭翻身,“起死回生”,办成了群众方便、孩子喜欢的规范园。

    ■本报记者 周红松

    笼罩唐山地区多日的雾霾一朝被风吹散,天空一片晴朗。一蹦一跳地走进幼儿园,家在唐山丰南宣庄村的张越洋高兴地与妈妈告别。小洋洋原来在市区一家民办幼儿园,光坐车就要花费半个小时,每次看孩子挤车进城,洋洋妈妈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去年9月,家门口的宣庄中心幼儿园完工并投入使用,一下子去掉了她的这个心病。

    全面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3年里,唐山市高标准新建幼儿园440所,让大多数孩子能够就近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也由3年前的78%提高至91.2%。

    “从没见过政府为学前教育投资如此多、如此快。”

    2010年年底,刘冬艳从市教育局财务处调到基础教育处。没过多久,市政府拨付的学前教育配套资金很快落实到位。

    “原来我是管财务的,一调过来,‘基教处’就有钱了,因为这个噱头,同事开玩笑说我是带着嫁妆来的。”刘冬艳说自己从没见过政府为学前教育投资如此多、如此快。

    据2010年统计,唐山市学前适龄儿童24.6万,而全市幼儿园仅有1256所,有近5万孩子不能顺利入园学习。“入园难”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入园难”,首先难在校舍不足。2011年初,唐山市启动了幼儿园建设项目,充裕的资金投入为这些“项目园”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开平区栗园幼儿园就是其中一个“项目园”。

    “活了50多岁,从事幼教工作30年,我还是头一次用上这么好的幼儿园。”崭新的三层楼、室内盥洗室、专门的活动区域,各种玩教具、液晶电视、钢琴、DVD一应俱全。这就是孔红梅园长一直向往的好幼儿园。

    与新园一墙之隔的是过去的旧幼儿园。越过低矮的围墙,可以看到两排普通的砖瓦房,房顶上杂草丛生,墙皮斑驳剥落。这个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两排房子,最初是一所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被改造成了幼儿园。

    “没有室内盥洗室,没有暖气,没有活动区域……”回想起过去,孔红梅感慨万千。在孔红梅的指点下,记者在接近房檐的位置看到了一个圆孔,这是原来烟囱的出口,出口上面满是经年累月的煤烟留下的黑色痕迹。

    “现在取暖用空调,干净又暖和,之前转走的孩子陆续都回来了。幼儿园的办园规模整整翻了一倍,邻近4个村的孩子都能在这里入园。”孔红梅满脸笑意。

    三年来,随着一个个“项目园”的完工,如今唐山市幼儿园的数量达到了1587所,其中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比例超过80%,超过河北省平均数近14个百分点;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了91.2%,超出全省平均数20多个百分点。

    “我们已经看到了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建新园、改善办学条件的明显效果。”唐山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说。据了解,为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唐山市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要求各县(市)区按照每年至少新增一所公办园的目标递增。三年间,市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专项投入达到20.85亿元。市委、市政府还与各县区逐一签订责任状,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

    薄弱园逆袭翻身,“不是成功升级,就是在努力升级的路上”

    要想满足群众让孩子“上好园”的愿望,前提是要有高标准的幼儿园。唐山市专门出台《关于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幼儿园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园和改建薄弱园)从规划设计、园舍建设、玩教具配备、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均做出明确规定,并力保“建设一所,规范一所,达标一所。”

    在出任唐山市第七幼儿园园长前,丁志伟在有着“马背摇篮”美称的唐山市第一幼儿园任副园长,当地人都一致评价,从“一幼”出来的都是“能人”。

    原本也是信心满满的丁志伟,万万没想到自己这次竟然犯难了。上任时教师工资发放都成了问题,“在园幼儿一度从200多名减少到39名。”尽管丁志伟有着丰富的办园经验,却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眼看着幼儿园一步一步走向倒闭。

    这种情况到2011年发生了转变。

    那一年,当地政府不仅帮助幼儿园结清了教师的拖欠工资,并且出资对幼儿园进行升级改造。半年后,“高端大气上档次”成了当地群众对这所曾经“岌岌可危”的薄弱园的评价。

    临街出租给市场的房子被收回后改造成了新的活动室,操场上破碎的地砖被换成了人造草皮,在旱厕拆除后的原址上新建了幼儿阅览室,室内地面都铺上了木质地板,一大批新购置的玩教具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宝贝……“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保教质量。”丁志伟说。

    三年里,如此逆袭翻身的薄弱园不仅仅是“七幼”,还有“八幼”、“九幼”、“十幼”……纷纷在政府扶持下“起死回生”。

    “硬件建设是一方面,能否让孩子们‘上好园’,师资、管理等软件建设同样重要。”唐山市基础教育处处长熊朝阳说。“管理和师资水平薄弱的地方,多在农村园和民办园。”

    为此,唐山市实施了城市优质园对口帮扶农村和民办薄弱幼儿园的“百校帮扶工程”,全市430所幼儿园建立了“捆绑考核”、同步发展的帮扶关系。同时,出台《关于加强园本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为鼓励全市幼儿园从内部挖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行科学指导。

    此外,唐山还实施了师范毕业生顶岗实习、农村教师接受集中培训的“双赢工程”,并采取聘用合同制教师、劳务派遣等方式补充幼教师资。

    由此,全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幼儿园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现在幼儿园不是成功升级,就是在努力升级的路上,全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正得到进一步扩大。”熊朝阳介绍说。

    据统计,2011年以来,唐山市新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3所,新增农村示范园118所,城市一类园增加16所。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占到了全市幼儿园总数的四分之一,在优质园就读的幼儿人数占到在园幼儿总数的30%以上。

    村孩子“吃饭难、午休难、盥洗难、如厕难”成为历史

    早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迁西县王寺峪村村民赵洪生可以腾出时间放心去打理家里种植的几百棵栗子树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王寺峪幼儿园是2012年由政府投入540余万元新建的幼儿园,服务周边4个村。但在过去,由于原来附近的几个村都没有公办园,只有一个办学规模不大的民办园,不仅不是日托,收费还不低。

    “现如今,最远的孩子从家里出发到幼儿园只有几分钟路程。”王寺峪幼儿园园长唐知音告诉记者,新园投入使用后,周边的100多个孩子终于有了去处,家长们特别满意。

    以往,让适龄幼儿就近入园一直是当地发展学前教育的一道难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唐山市特别要求,要加大教育、规划、国土、住建等多部门协调,完善小区配套园建设,尤其在农村,除新建一批幼儿园外,还要充分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或在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让农村的适龄幼儿能够就近入园。

    迁西县作为唐山市的山区大县,素有“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人口分散,交通不便,这让幼儿“就近入园”变得难上加难。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迁西县按照唐山市政府的要求,坚持做到“有教学点的地方就有幼儿班,偏远山区有小学的地方就设附属幼儿园”,同时在人口较为聚集的地区,新建一批幼儿园,改建一批幼儿园,让农村孩子就近有园上。

    与新建的王寺峪中心幼儿园不同,迁西县北观幼儿园是一所由农村小学改建而来的幼儿园。园长任秀梅介绍说,虽然幼儿园是改建的,但是与其他幼儿园相比并无太大的区别。教室被重新加固,里外装饰一新。新改造的教室、专业活动室、游戏区域、盥洗室等场所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个教室里还配备了空调、电子琴、电视机、DVD、消毒柜等设备。

    据统计,三年来,通过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新建、改建和在村小学增设幼儿园,唐山市农村园增加数量达到1306所,比2010年增加了412所,一举实现了全市16万农村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的愿望。

    同时,唐山全市农村独立设置的幼儿园如今已经基本达到一日整托要求,以往普遍存在的农村幼儿园孩子“吃饭难、午休难、盥洗难、如厕难”问题逐渐成为历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