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毫不掩饰对“代理爸妈”的喜欢
为保障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有序推进,泰兴市各中小学都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落实校党支部、政教处、团工委、少先队等组织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各班级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及生活教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教育管理。
■通讯员 谢道权
“学校对我们留在家里的孩子这么关爱,孩子们的脸笑得像花儿一样,我们很放心。”在大连打工的江苏省泰兴市河失镇元仙村村民季林玉在电话中这样对家乡留守儿童“爱心驿站”负责人说。
2011年起,泰兴市各中小学以教师与留守儿童一对一或一对多“爱心行动”为主抓手,以校内“爱心教室”、校外“爱心驿站”为主阵地,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活动,实现了帮扶对象固定化、帮扶工作序列化、帮扶机制常态化,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泰兴市黄桥小学、新街小学等学校在校内设立了“爱心教室”,购置了电脑、电视机、电话机以及大量图书和器材,把活动场所布置得温馨舒适。每天凌晨5点到晚上9点,“爱心教室”都向来校早、回家晚的孩子们开放。凌晨、中午、晚上,学校安排志愿者老师值班,辅导孩子早读、晚读、用餐、看书、做作业,并要求每名志愿者老师将每天的情况记录下来。
此外,还安排党员做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伙伴,从生活、学习、情感和经济等多方面给予他们关心照顾和帮助教育。
为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学校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自理、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文活动,“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你、我、他——大家庭”亲情聚会等活动;正常开设奥林匹克俱乐部活动,部分学生根据兴趣参加体、卫、艺等社团活动,与同龄小伙伴一起学习、游戏,既培养了个性特长,保障了身心健康,又增强了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目前,“爱心教室”每天有超过150名的留守儿童流连其中,让他们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在场所、设施、人员、责任、活动“五落实”的同时,许多学校还进一步拓展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尽量争取家长参与到子女教育当中,从源头上破解亲情缺失带来的一些问题。
学校发出“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倡议外出家长对留守孩子做到“四个一”,即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亲情联系。学校特地设立了家长亲情电话,一方面校方所有的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公开,另一方面将各班级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装订成册,经常主动安排孩子与家长通话交流,保持一定频度的联系。既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情况,也让留守儿童经常听到家长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有效缓解了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的一些负面影响,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爱的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
泰兴市姚王初中、曲霞初中等学校在校外设立了“爱心驿站”,选拔数十名优秀教师组建教工志愿服务队伍,落实每人帮扶3-5名留守儿童,不少退休教职工也踊跃参加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在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安全监管容易出现“真空”的寒暑假,“爱心驿站”将孩子们组织起来,开展法制讲座、心理咨询、安全教育、假期阅读、快乐体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驿站,每名留守儿童结交一个好朋友,每周打一次亲情电话、读一本好书、参加一次学习交流,每半月举办一次主题教育、开展一次文体比赛,暑期写一封亲情书信、开展一次红色旅游,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时刻保持健康、积极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度过一个平安、快乐、充实的假期。其中,教工志愿者的义务和责任是参与社区教育咨询、参与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和个案跟踪、参与社区或学校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活动,以及承担留守儿童突发性事件的辅助性处理。对一些特殊的留守儿童,教工志愿者们则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并把他们带到家中,与自己的家庭成员一起同吃同住,通过为他们洗衣、做饭、拉家常、改作业、解疑惑、聊生活等途径,让他们感受家的亲情和温暖。留守儿童周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从我上幼儿园开始,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我很小就跟着奶奶生活。我真的很想爸爸妈妈,有时想着想着眼泪就不知不觉流出来了……现在好了,我有了一个教师妈妈,有什么想法、愿望都可以实现了!”在这段话中,他毫不掩饰对“代理爸妈”的喜欢。这些义工活动,既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的自身建设,更促进了师生、家校关系的和谐发展,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为保障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有序推进,泰兴市各中小学都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落实校党支部、政教处、团工委、少先队等组织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各班级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及生活教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同时,积极争取公安、交通、司法、团委、妇联、文明办、关工委等部门及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形成了齐抓共管、人人担责的工作格局。
昔日“爹娘远在千里外、爷奶年迈管不来、出门进门一身土、进步没有退步快”的留守儿童,如今过上了舒心、有序、不孤独的幸福生活。多年来,“关爱行动”不仅关注孩子们的衣食住行,还更注重孩子性格、品格的培养。留守儿童有了一定的自信心和独立自理能力,能理解师长、知道感恩了,能明白道理、文明守礼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众多在外打工的父母吃了定心丸。大家都说,家乡的留守儿童“爱心行动”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