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精致教育 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德育靠体验;活动育人(突出一个“做”字)。
每学期我们都开展“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文明二中人”系列活动、通过一些小的事情不断强化其道德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如果留意身边有很多小的事情都可以拿来作为教育的素材,身边处处皆德育,切勿泛泛谈德育。德育从理论上来谈,真的没有什么可谈的。我们要把德育落实到每个我们认为的有意义的事情上来,有意义的事情多了,慢慢就养成了习惯,道德素养也得到了提高。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育人,我校的传统的德育活动有“高三百日誓师”大会,“感动就在你我身边”主题实践活动、“弘扬雷锋精神”征文、板报评比等活动、“校园文化周”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纪念一二·九系列活动”等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多视角、多方位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可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德育靠熏陶;文化育人(突出一个“悟”字)。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是最好的德育载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力求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石头都能育人,让每一片花草都在传情,力求使每一寸土地和空间都能透出一种浓浓的书卷气。
德育靠自觉;快乐育人(突出一个“融”字)。
让德育走在知识技能传授的前面;让德育渗透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让德育体现在做人做事的结果上。正心修仪,自主自律,用精准目标引导学生行为规范;用精致教育开发学生多元潜能;用经典案例激发学生自省、走向自觉的信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精心超前开展德育科研工作。近十年来,我们围绕“三独时代”独生子女自身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教育,以“独”攻“独”;针对网络年代,学生自闭,缺少与家长、教师及同学的沟通交流;开放年代,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国家走向富强,学生缺少创业和立业的精神和斗志;以及问题家庭学生的实际,超前进行调查和科研,为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提供预案。特别是把抓德育工作做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重视发掘和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
精心引入跆拳道课程建设,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2006年我们引进跆拳道项目,聘用5位教师,编写了跆拳道课程的校本教材,自编了全国首套跆拳道操。通过习德习礼,既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和礼仪教育,又使学生掌握了健身的技艺。每天课间操,学校3000多名学生做跆拳道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来访和参观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9年我校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中学生跆拳道锦标赛,获得国家教育部门的好评。特创的跆拳道操,已经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通过强化德育,取得丰硕成果。我校被评为长春市首批行为规范示范校,平安校园示范校,长春市历届成人节突出贡献单位,省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以教师为主体,精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既是人本管理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赢得教师才能赢得教育”。 每位老师对教育的认识决定着他的教育教学行为。这些年,我们倾尽全力做好“引领”和“规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待人有情,容人之短,激人追求,推人成功。承认教师间的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人,因为“人是动态发展的人,所以,人的很多能力是在实践中完成提高的”。我们正是用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去唤醒、激励、培养、评价每一位教师,促进教师有差异地发展。
二是我们秉承延用了二十多年的《师表录金星奖》,以制度的形式约束人,引领人,激励人。我们感到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就会使教职工更多地关注物质利益,忽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我们完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年终评比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权;实行了《学校正高级教师聘任制度》、《校内高级职称评聘制度》、《师徒结对方案》等措施,以此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三是精心组织磨炼,打造各级名师。学校坚持公开课制度常态化,形成了教学传统。我们深知质量源于细节,提升贵在坚持。我们把目标紧紧盯在课堂上,时时观察、时时反思、时时总结、时时改进,引导广大教师把经典的做法,特别是精彩的艺术风格常态化;鼓励老师们敢于否定多年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构建一切为了学生学习服务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风格。通过学习、践行、变革,促进优秀的个体群体化。我是最早实行会课制度的校长,会课制度来源于我的学艺经历。我们通过开展 “启馨——青年教师汇报课”、“导航——骨干教师示范课”、“争鸣——各年级教师会课”以及围绕教师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开展的调研课等教学活动,为教师成长提供舞台,给予教师更多的成功体验,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一次高水平公开课的成功体验,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体验中找到感觉,增强了自信心,给今后上好课树立了标尺,提供了范例,明确了前进的方向,知道今后怎样工作,才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近几年,平均每年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的会课241节,党员示范课50多节,骨干教师示范课28节。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学校现有一线的特级教师3人,省级专家1人,国家骨干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级骨干教师21人,市级骨干教师46人。有8人获得2008年全市新课程大赛十佳。其中,笔试一等奖14人,说课一等奖12人,5个教研组获得全市一等奖。2011年长春市普通高中教师解题大赛10人获能手称号,16人获得笔试一等奖,12人获得说课一等奖。
四是创新教师评价体系。从2007年开始,我校就率先在全省高中学校中实施了按学生中、高考成绩进出口比例确定教学目标,并以此做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和评价办法。把学生中考各学科成绩细化到班、到人,作为学生入口的成绩起点,经过三年成绩跟踪,最后与出口成绩进行对比,提高就是发展,提高就是成长。根据差异发展的原则,我们确定了实验班与平行班不同的培养目标,不仅激发了老师的干劲和学生的积极性,也逐步形成了对老师和学生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精心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我们的高质量来自于长期脚踏实地不断进取。通过实施精致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精致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从2007年就提出并实施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为核心的精致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只是基本模式,不是固定模式。即:以学定教,先预后导,以教促学,教学相长,差异发展。
我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一是基于对我校师情和学情的认识;二是基于长期开展有效教学理论的研究及实践的探索。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确定精致教育的教学模式。
以学定教:
依据学科教材的逻辑起点。依据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情是指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背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多方面。学生的学是教学存在的原因,教师是为学而教的,教师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所以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法必须吃透两头——一头是教材,一头是学生。
先预后导:
本应提倡先学后教。但是,我们考虑到国家教材占教材总量的70%以上,且难度较大;我校学生来源不一,学习成绩分差较大,高分学生与低分学生相差近200分,很难实行学生先学、教师后教。至少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实行先预后导。倡导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学案,课前进行预习,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带着解决不了的问题上课,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及时的指导,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佳效果。
以教促学:
教师依据学生的学情,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备习题,在充分考虑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可接受性及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开展教学,精讲精练,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心智,引发学生高阶思维,推进学生深度学习。把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做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两个轮子,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助力有效学习。
教学相长:
传统课堂上,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和老师,师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有效课堂上的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学生即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从师教生,到生教生,再到生教师,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差异发展:
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我们正是倡导从关注学生的差异入手,从强调统一要求,转变为差异对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