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矫正幼儿偏异行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莉

    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不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情绪环境,在矫正幼儿行为偏异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及的特殊功效。为此,我们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努力寻找切入点,针对行为偏异幼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让多动的幼儿能够自制。欣欣,自律能力较差,性格偏激,情绪不稳定,攻击性、破坏性强,经医生诊断为“多动症”。于是,我把欣欣列入到“利用民间游戏矫正幼儿偏异行为”的重点案例中。

    利用规则性强的游戏,锻炼其自控能力。比如游戏“老鹰捉小鸡”,“小鸡”们在“鸡妈妈”的保护下,左躲右闪,使得老鹰无从下手。淘气的“小鸡”欣欣离开了妈妈,立刻就被老鹰捉住了,她冲动地对着“老鹰”又踢又打,然后自顾自地跑回了“鸡群”中。但她约束不住自己,一会儿工夫,又因离开集体而成为“老鹰”的俘虏,欣欣“哇”地一声哭了:“不玩了,老鹰老捉我。”小鸡们叽叽喳喳地告诉她:“谁让你老是乱跑”,“你应该跟在妈妈后面”。机会来了,我走过去对她说:“小鸡要听妈妈的话,不要乱跑,你试试看,和鸡妈妈、小伙伴一起,有大家保护你,老鹰还能捉到你吗?”

    游戏继续进行,欣欣紧紧抱住“鸡妈妈”,和大家一起高兴地游戏着。当孩子们累了,坐在地上休息时,我问欣欣:“今天玩得高兴吗?”“高兴。”“玩游戏的时候,谁保护你,没让老鹰再捉住你?”“帅帅和楠楠。”“去对他们说声‘谢谢’好吗?”欣欣迅速跑到小伙伴跟前,兴奋地说了句什么,见伙伴有了回应,又满脸兴奋地跑回我身边。“欣欣也有好朋友了,你也要保护好你的朋友,不和他们打架,不抢他们的玩具,这样,他们就会更喜欢你。”看着孩子眼中的神态,我们结束了话题。

    给口齿不清的孩子一份自信。欣欣有个习惯,一旦她喜欢哪个小朋友,就会死死地搂住对方。而孩子们往往被她这种“友好”吓住,都不太喜欢和她一起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病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口齿不清,口语表达的缺陷制约了她。于是我们利用民间游戏,重点引导欣欣练习口语。

    比如游戏“一个鸡蛋皮”。游戏的儿歌富有生活气息,节奏感较强。一开始,欣欣看到小伙伴都饶有兴趣地边拍手边朗诵,但是她憋红了脸也说不清楚,一着急抬手打了对方一巴掌。我急忙把她叫到身边,和她一起玩“鸡蛋皮”的游戏。一边玩,一边一句句地教她学习儿歌内容,当欣欣能连贯地说出儿歌时,她忍不住使劲搂住了我。三年下来,她的口语表达能力已和正常的孩子相差无几。

    给孤独的孩子一份阳光。桐桐,插入中班时,只要教师不问他,一天都会不言不语。活动中独来独往,从不和小伙伴一起游戏。

    在进行民间游戏活动中,我发现桐桐对“翻绳”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脖子上经常挂着翻绳,有事没事就拿下来左翻右翻,虽然动作不协调,但他的专注让我意识到,这是引导他走出孤独的一个机会。我为他设计了两个环节,首先,锻炼他手脑一致,灵活操作。每次活动时,我由易到难教他掌握翻绳的技巧,鼓励他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渐渐地,孩子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到创新,天真的笑容洋溢在他的脸上。其次,让他融入集体。翻绳游戏最高兴的玩法是两人轮流翻,游戏中我要么主动和桐桐一起玩,要么让其他幼儿主动邀请他一起玩。在游戏的诱惑和大家的鼓励下,桐桐渐渐地走到了小伙伴中间,也逐渐从孤僻、内向中走了出来。(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阴县实验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警察爸爸来到我们班”     下一篇:哭泣的小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