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享受艺术 放飞梦想的家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编京剧《少年马连良》

    新编童话京剧《白雪公主》

    舞蹈《缅桂花开朵朵香》

    全国首家少儿戏剧场迎来“周岁”

    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二年初冬,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原北京戏曲学校,简称“北戏”)建校旧址,出现了十几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天天在那里练功,他们是这所学校的的第一批学员。1952年2月9日,学校正式成立,梅兰芳任校董事会董事长,郝寿臣任校长。1953年1月10日,这些孩子和老师们在长安大戏院举行首次公演。

    60年后,2013年6月1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继承学校多年的优秀传统,根据院长刘侗当年年初提出的以建立艺术生源基地、聘请名家指导、重点建设传统特色专业带动、打造知名品牌教师、建立“少儿戏剧场”、推出优秀毕业生和民族艺术传承人为核心内容的“六个一”全方位开门办学理念,开办了全国首家“少儿戏剧场”。

    一年来,该剧场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以少儿宜观看的剧节目为主要内容,以北戏在校学生为演出主体,形成了一处集创作、演出、观摩、教育、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演出场所,演出剧目内容以戏曲为主,综合舞蹈、音乐、话剧、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片享受艺术、放飞梦想的精神家园。

    自2013年6月1日起,少儿戏剧场在演出季的每个周末进行2场演出,周六、日各一场,截至2014年1月9日,共完成了“2013春夏”和“2013秋冬”两个演出季的演出,历时8个多月共计演出38台71场演出,接待观众约25020人,场均接待观众352人次。2014年3月1日,少儿戏剧场“2014春夏演出季”拉开帷幕,截至5月3日,已进行了6台18场演出,约6400人观看了演出,场均观众约360人次。“2014春夏演出季”从3月1日至7月6日,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将进行16台40场演出。

    少儿戏剧场秉承“戏曲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利用自身具备的剧场和艺术教育资源,培养戏曲后备力量,展示艺术教育水平,推出优秀艺术人才;培养少儿戏曲观众,丰富少儿文化生活,服务少儿艺术教育;传承优秀传统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学子艺术实践的舞台

    舞台实践是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堂上学习的艺术技巧只有经过学生的领悟,最终在舞台上得以运用,才算是完成了艺术教学的全过程。北戏学生通过演出,在校内就基本完成了从学员向演员的过渡,积累了实际的演出经验。少儿戏剧场的开展,还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在舞台演出的各工种岗位上配合、实践,除了舞台上的演员,舞美、灯光、化妆专业的学生也得到实际的锻炼。参加少儿戏剧场演出的师生都盛赞舞台演出实践对于学生演出技能掌握的实际效果。不论是升学进行继续学习,还是步入社会选择就业,少儿戏剧场为所有专业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检验北戏教学水平的舞台

    少儿戏剧场的演出提升了北戏的教学实践水平,提高了师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少儿戏剧场的演出,不仅需要面对观众,也需要面对专家学者的检验。少儿戏剧场的原创剧目不仅会在少儿戏剧场上演,还会参加更高更专业平台的演出,比如,原创京剧《少年马连良》就将参加本年度中国京剧艺术节的选拔;《少年马连良》和童话京剧《白雪公主》双双参加了“2013年北京‘春苗行动’优秀少儿题材剧目展演”等。北戏各专业的毕业生汇报演出,也是学生们接受检验的好机会。评剧表演高职2011级毕业班全班学生在毕业汇报演出后,被中国评剧院全部接收。京剧系毕业汇报邀请了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授,舞蹈系请来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以及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专家,音乐系请到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这些在少儿戏剧场的演出,给学生们创造了展示机会,让他们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北戏师生艺术创作的平台

    少儿戏剧场的开办和创建,极大地提升和激发了北戏自身的创作潜能。童话京剧《白雪公主》、创排《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音乐作品《芳华》等原创作品,涵盖了京剧、评剧、话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获得了青少年儿童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原创大中小型剧目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一起摸爬滚打,了解并参与到创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更加深刻地学习和了解艺术创作之不易与艰辛。每一部剧目创排时,北戏各部门都团结一心,创作、演出、统筹、组织,相互协作,凝心聚力,演出既感动观众,也感动师生自己,全体师生会为每一次演出的成功而自豪。创排过程中,学生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在《中华美德故事汇》中音乐剧《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演出中,扮演徐秀娟的孟璐是一名很不错的民歌手,也是“北戏”的尖子生。她长着圆圆的脸,音色饱满,有几分“小吴碧霞”的气息。在前几场的演绎中,她的用气、发声偏向于民族与西洋的结合,调子过于高亢;到现在,她的演唱民族色彩更多一些,听上去明显朴实、温和多了。而且,演出次数多了以后,孟璐对角色的理解、把握,明显要比刚学习时深刻得多,也就是说,她对角色有了感觉。对于一个20岁不到的姑娘来说,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能取得这样的进步,能从一个纯粹的民歌手转变为一个塑造人物的音乐剧演员,实属难能可贵。

    文化艺术交流学习的平台

    少儿戏剧场不仅是向社会展示北戏艺术水平的平台,也是北戏师生向其他专业院团观摩、学习、交流的平台。2013年,台湾豫剧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北戏生源基地——紫曦少儿京剧苑等纷纷登陆少儿戏剧场,并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戏”交流学习,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剧种的传统文化艺术特色。同时,少儿戏剧场的演出还在客观上形成了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创作、表演的竞争,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环境,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提供平台。

    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基地

    北戏是传统艺术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阵地,少儿戏剧场的创办,秉承了“传承优秀传统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并初步树立起了自己的特色,吸引了一批相对固定的观众到剧场观赏舞台艺术。少儿戏剧场在舞台上培养传统艺术接班人的同时,也在做到了在观众席培养传统舞台表演艺术的下一代观众,让传统艺术潜移默化地植入所有走进少儿戏剧场的孩子们心中。

    少儿戏剧场具有其他专业剧场所没有的特点,它培养少儿演员、服务少儿观众,演出少儿剧目。一方面,它展示不同艺术门类的表演艺术,丰富青少年儿童的周末生活,提升青少年儿童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实现了陶冶情操和学习娱乐的双重作用。另一方面,由少儿演员进行的艺术表演,更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合青少年儿童成长知识、信息的传播,从而传递正能量,深化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塑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