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应考虑可行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海峰

    5月28日中国教育报评论版就“高考品德加分该不该‘瘦身’”展开了讨论,引起了广泛议论。人们的热议集中在思想品德奖励如何加分,如何操作方面。

    一些省市制定这种政策,是根据《规划纲要》“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精神而来的,出发点很好,就是改变以往高校完全依赖分数录取导致智育一枝独秀的状况,希望综合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表现来进行评价。

    然而,多数民众对思想品德奖励加分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人的道德品质不易客观评定,只有通过言行加以考查,而一个人的言行又不一定完全代表其真实的思想品德。当不带有功利目的时,多数人还是能言由衷、行由实的;而当与升大学这类关系到前途命运的大事挂起钩来时,以品德操行来评判一个学生则很可能被异化。当一些人为胜过他人以求得入仕或升学时,便可能弄虚作假,矫言饰行,人们又难以判断其真伪,这是汉代的荐举及科举时代偶尔实行以德行取士的后果一再证明过的事实。

    在当今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只要有部分人弄虚作假,却又无法明确判断其真假,加分政策就很难继续下去。例如,“扶老携幼”这一善举,如果一次可以在操行表现上加0.5分,某个学生经常故意站在斑马线旁扶老携幼,出发点是功利的,如何对其加以量化评价?

    另外,对“见义勇为”的加分,还需考虑到绝大部分中学生都是未成年人,首要的是懂得自我保护,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去见义勇为,才值得提倡。否则在加分的倡导下,许多中小学生不顾自身安全去见义勇为,则可能出现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整个社会应大力提倡见义勇为,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教育应注意方式方法。

    现在高考报表中对考生思想品德、劳动表现的评语有许多空洞不实之词,迫使高校录取基本上不再参考此类评语,而只看考分及尚可以量化的省级“三好学生”或体育尖子之类,就是“三好生”和体育尖子加分中也有不少作假现象。由于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将上大学尤其是上名牌大学视为最好的选择,努力追求升学率或“一本率”、“北清率”,因此,为了对升学有利,中学和单位给学生的表现评语都尽量写好一些,即使实际上有明显缺点,也想方设法轻描淡写。因此,多年来高校录取很难依据操行评语来考核,不得不采取“唯考分是取”的办法。在重人情、关系、面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发展到以高考分数为主要录取依据,体现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实行“多元录取”,降低分数在录取中的比重,也许有利于改变“分数至上”的状况,但要注意保证录取的公平和公正,避免金钱和权力对招生录取的干扰,防止“多元录取”变成“多钱录取”或“多(银)元录取”、“多权录取”,防止孩子的才学考试竞争蜕变为家长的关系能量竞争。

    为什么推荐制总要走样,考查平时表现和成绩总是无法坚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在竞争性的高校招生中,平时成绩容易作假,思想品德评价难有客观标准,很难加以量化比较。因此,综合评价是理想,思想品德奖励加分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验,实践证明确实可行之后,才宜广泛推行。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