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岂能是商品卖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以为在暑假前的这场幼教讲座里能有所受益,哪知幼儿园请来的的这位幼教专家却在授课之余‘搭车’叫卖教育光盘。”日前,河南郑州的薛女士告诉记者,幼儿园邀请专家组织家长前去园里听课是好事,但家长在听课同时遭遇推销,普遍觉得这样的讲座变了味儿。(6月27日中新网)

    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电影电视剧中“植入”泛滥,是让人非常不舒服的一件事,有一种被“消费”的感觉。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新闻中提到的幼儿园家长们的感受。

    近年来,教育培训行业快速发展,而家长和孩子是核心消费人群,幼儿园、中小学成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各色教育专家眼中的“香饽饽”,挖空心思意欲打入其中。于是,各种打着“免费”“公益”旗号的讲座、培训活动混入校园,借机进行品牌推广或产品营销。对于这类活动背后的商业“算盘”,校方大多心知肚明,有的是双方各取所需,有的甚至是“利益均沾”。

    电影电视剧中的“植入”是商业行为中的商业手段,影响的只是一部片子的口碑;但各类带有商业性质的活动混入校园,影响的就不只是一所学校的声誉,一些家长的观感,而是对教育公信力的腐蚀。对此,教育主管部门面对这类不良倾向,应当及时出台相关管理措施,遏制这类不正之风的蔓延。

    杨国营 文 焦海洋 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