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返乡建设美丽新疆
2.3万名少数民族青年,绝大多数是第一次走出新疆。他们来到内地,亲眼看到国家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伟大成就,内心充满自豪。他们学成返乡后,积极投身到建设美丽新疆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本报记者 施剑松
2.3万名少数民族未就业大学生到内地接受普通话和职业技能培训,这是新疆历史上一件重要的大事。全国19个对口援疆省市共有188所高校参与了这项工作。第一个接收新疆未就业大学生培训的高校是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党委书记张雪说:“4年来,学校师生与685名新疆少数民族青年朝夕相处,大家的心连上了。”
他们成就业市场“香饽饽”
日前,记者跟随首都师范大学回访团前往新疆和田地区,实地了解在京学习的新疆学生返乡后的就业情况。
车还没进和田市区,首师大京疆学院党总支书记林广成就忙着跟前来迎接的和田市内地培养办副主任阿力甫打听首批学生的去向。“美合日班被和田市电视台留下当记者了,阿米娜进了社区管委会。”阿力甫高兴地说。
阿力甫介绍说,首批学生已经返乡1年多,全部按培养前签订的就业协议找到了工作。其中,有近一半进了社区管委会。“这批年轻人懂普通话,会用电脑、会拍照,脑子又好使,经常能提出改进工作的好建议。”阿力甫说。
而另外一些学生还被其他单位给“截留”了。学员美合日班·艾力最初的就业意向是去乡文化站工作,但由于她的普通话讲得好、综合能力强,直接被和田市电视台留下当了记者。学员扎克江的就业跨度更大,他被和田市“棚改办”留下了。扎克江说:“少数民族群众太需要像我这样懂普通话的人了,我能把国家对棚改户的优惠政策讲解给他们听,还能帮他们评估资产,按国家规定得到应有的补偿。”
新疆就业大学生内地培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相林告诉记者:“2011年,新疆启动未就业大学生内地培养项目。4年来,内地一共接收了2.3万名新疆未就业大学生到校学习。目前,全疆2.3万名未就业大学生内地培养学员,已经有2.1万余名顺利返乡工作,剩余的1000多名学员今年9月也将完成学业返乡工作。”
一项稳疆固疆的教育举措
在自治区培养办的协调下,内地188所对接高校全部建了清真食堂。为了让学员能够就近到银行取款,培养办还协调中信银行开辟了学员绿色通道,学员们持专门的银行卡到各银行取款都免收手续费。
在内地学习期间,培养办还专门组织了一支由数百名辅导员组成的领队队伍,分别赴内地高校陪伴学员学习。阿力普·麦麦提是墨玉县带队前往首都师范大学学习的辅导员之一。和田学员到北京后,由于两地气候不同,部分学员出现不适症状。阿力普·麦麦提和首师大老师陪着学员去医院。学员们不适应新疆与北京近3个小时的时差,晚上睡不着,上课没精神。阿力普·麦麦提就和其他辅导员每天早晚在楼道里轮流定时吹哨,督促学员调整时差。
内地接收新疆学员的高校都自觉把这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首师大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将新疆班工作事宜全部纳入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没有宿舍,学校出违约金把对外出租营业的宾馆提前收回,并购置了全新的生活用品;课程安排上,学校抽调普通话教学和专业教学骨干教师,对学生先摸底再订制课程。
而在接收学员数量最多的江苏省,省教育厅在接收学校实行了特别的“包干制”。一所学校对应新疆的一个县,从异地对接到物质保障,从教学组织到考核评估,委托学校全面负责,有力保障了新疆学员培养的质量。
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新疆学员们非常珍惜。首师大京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亚伶说,几年来新疆学员们每天在操场上的早读会已经成为校园里的一景。不少学员休息时间都在加班加点地学习。为了保证新疆学员的学习效果,京疆学院成立时就制定了“1+1”互助成长计划,学校的研究生和学院的学生们组成“1+1”小组。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援疆成果
学校和学员的辛勤付出有了收获。在首师大培养的新疆学员培训结束后,在“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中,97%以上的学员取得了三级及以上证书。
更直接的改变是学员们各自的生活轨迹。学员阿尔孜古丽和阿卜杜拉是一对夫妻,去北京学习之前,两口子靠在企业打工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生活,现在他们都在学校里当老师,家庭每月收入能达到6000元。
不仅是收入的提升,还有意识方面的转变。学员阿卜杜赛麦提说,走出新疆到北京学习,让自己第一次看到了内地企业已经发展到非常现代的水平,知道了什么叫改革开放。学员佐日古丽说,原来自己只想着学习两年回家找份工作,现在,觉得教育是一项特别好的事业,如果有机会还要继续深造。
刘相林说,经过内地高校培养的2.3万名少数民族青年回来后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据统计,这些青年包括他们的家庭成员没有一个人涉及暴力恐怖事件,其中还涌现出制止暴力袭击壮烈牺牲的典型人物。他说,新疆有2000多万人口,2.3万名青年还远不能满足自治区人才的需求。自治区正在谋划依托19个省市援疆平台送出更多学生到内地高校培养,不仅针对未就业大学生,也要把目前在岗员工的在职培训纳入进来,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这项工作的成果。
4年里,2.3万名少数民族青年走出新疆,在祖国各地与各民族师生朝夕相处。少数民族学生内地培养项目不仅是全国教育援疆的大手笔,更像是一座“连心桥”,连上了内地人民与新疆人民的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