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新起点,更好服务新疆新型工业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1年10月19日,是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笔。这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部门,正式下发文件,同意对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属的三所学校,即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化工学校、新疆对外贸易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强强联合,实行资源共享,形成高职为主,下设中职部,构建了中高职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至此,新的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诞生了。2013年8月,新的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组建,经过一年的运行和磨合,学院发展站上了一个新的制高点。站在新的起点上,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将更好地服务于新疆新型工业化,为新疆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高技能人才。

     重新整合资源:学院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整合前的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示范校,新疆化工学校是国家中职改革示范校,新疆对外贸易学校是自治区重点中专学校。三校实现资源整合后,新的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整合后,学院占地面积达到2500亩,各类场馆配套齐全,拥有运动馆、游泳馆、图书馆、艺术馆、天象馆。实训基地建设得到加强,拥有各类实训室120个、实训装备、实验设备先进。同时,师资队伍得到壮大,专业类别齐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校生规模进一步提高,目前在校生近18000人。学院建立起了完备的升学通道,形成中专、大专完备的教学体系。就业率排在前列,校企合作进一步拓展,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

    如今,走在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美丽的校园,和整合前相比,不仅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实验室、实训室、各种装备,实训基地与整合前不可同日而语。硬件真正“硬”了起来,软件也“硬”了起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学院凝练形成了“厚德强技 奋发有为”的校训,“校企联姻、实境训教”的办学理念和“立足二产、服务自治区新型工业化”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举校企合作之旗,走工学结合之路,凝示范院校之神,育地方经济之才”这一思路,实现了几次跨越,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得到提升,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作为新疆2000年首批批准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今学院已经发展为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是新疆第二产业职教园区牵头建设单位。

    这些年来,学院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之根本,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院先后荣获了“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培养高技能人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治区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和奋斗。

    按照职教规律办学:努力探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

    职业教育要得到好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办学是“不二法则”。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来,我们把发展机遇紧紧盯在服务新疆新型工业化这篇大文章上。我们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生命就是走校企合作之路,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办学体制机制,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构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平台,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院校与政府、专业与企业合作的良性互动。

    在新疆,我们率先实施“校企联姻工程”,打造校企联合办学,建立合作办学机制,开创了“牵手知名企业办学院,牵手行业协会做服务,牵手工业园区育人才,牵手科研院所求创新”模式,赢得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探索中,我们积极走访企业,与企业建立起紧密联系。通过对疆内150多家大中型企业、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园区以及轻工、纺织、机电等行业的调研,学院了解到企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及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来了“三个一合作模式”即:一个专业,一家企业,一所学院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行校企联姻工程,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开放办学平台,形成了多元办学新体制。学院与企业联合分别成立了“新疆三一学院”、“新疆天润学院”、“新疆航天信息学院”、“新疆天富学院”、“新疆新能源学院”、“新疆宜化合作学院”等12个企业冠名的合作学院。

    如今,我们和企业双方共同组成的管理机构运行成熟,由企业负责人担任合作学院院长,形成深度融合的运行管理机制也正健康发展,校企合作的探索让我们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之路。

    根据学院发展定位和特色,我们的发展离不开轻工、化工、机电、纺织等行业,为此,我们通过努力,积极与这些行业协会建立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专业建设+行业协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把“教师挂职实践锻炼工作站”、“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基地”和“企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服务基地”都建在企业里。比如,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在天润乳业、新中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圣雄集团、新能源硅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在三一重工、特变电工、天富热电,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在新疆溢达、新疆金纺等大中型企业。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这些企业里建起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校政合作联络站”和“校政合作产学研基地”,合作企业为学院提供大量指导实习实践的兼职教师,为专业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也已成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主要基地,这些合作机构为学院办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整合后的发展,使学院形成了以职业教育为主体,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职教体系;形成了以高职层次为主体,中职、技工层次为补充的办学定位。办学实力的增强,进一步提升了二产职教园区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打好两张牌:建过硬教师队伍和打造精品专业

    我认为,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没有好的教育。对此,学院想方设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努力打好的“一张牌”。

    怎么建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也是学院一直认真思考的问题。经过探索,我们建立了以合作学院为平台,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根据校企各自的优势,我们实行校企人员互聘制度,从各种途径积极聘用行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作为兼职实训教师,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还吸纳行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标准化文件,校企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共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基本保障。

    目前,学院有教职工824人,专任教师542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达35%以上,研究生比例42%,“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72%。拥有国家及自治区教学名师7名、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6个。

    我们还注重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学院按照1∶1的比例配备兼职教师。他们还担任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会受到企业欢迎。

    我们着重打造精品专业,学院的食品加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现代纺织技术等4个专业被列为重点建设专业。4个重点建设专业建成7门省级精品课程。其中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葡萄酒酿造与检验”为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努力,学院已建成18门国家和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1门院级精品课程,数量位居全疆高职院校前列。

    目前,学院形成了10个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产品导向”、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订单培养”、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仿真三轮”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人才培养的模式,确保全部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全面提升了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如今,政府部门把重要的培训工作放到学院,新疆仅有的纺织公共实训基地也建在学院,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品牌影响力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由于我们打好了这“两张牌”,学院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责任和使命:为南疆培养少数民族职业技能人才

    随着学院的发展,办学条件得到了更大改善。学院校园环境优美,就业率高。目前,学院建有120个校内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8亿元。校内实训室既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需要,又能承担合作企业的生产任务,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拥有中央财政投入的食品生物技术、现代纺织技术和电工电子及自动化3个实训基地。

    然而,与此同时,南疆地区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却相对落后,软硬件都与我们学院有较大差距。为了让南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除了在正常的招生之外,我们按照自治区的总体要求和部署,高度重视南疆学生培养力度。

    近几年,每年学院招生在5000多人,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在快速增长。学院通过自主招生、统一高考,与南疆四地州教育部门联合为当地工业园区、企业等订单培养员工。订单培养实行两年在学院学习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年在企业强化专业技能,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员工。这一学期刚给阿克苏纺织工业园江苏的企业华浮色纺公司送去了166名民族学生,雪中送炭,解决了当地企业用人之急。按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每年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在40%以上,这些学生回家工作缓解了南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也较安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