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阳光教育 培养阳光学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悦纳

    阳光温暖喜悦,广纳万物。阳光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如同阳光一般给学生以温暖、关怀。阳光教育还是一种具有广博胸襟、宽容态度和大爱精神的教育,以阳光般的情怀容纳所有学生,以阳光般的热情融化所有学生,以阳光般的智慧塑造所有学生。包括:

    尊重生命——阳光教育强调要关注生命,尊重生命。阳光教育让生命在阳光的普照之下更加和谐,更加灵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理解学生——学生是千差万别的,要承认个性化差异;承认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结果不同。

    博爱宽厚——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发展

    阳光促进万物生长。阳光教育着眼于人的长久、可持续性的发展。所谓发展,从个体来看:指个体在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阳光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和谐和沟通,它触及生命,充盈精神,建构人生,是一种自我的实现。具体指:

    身体的发展——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变化。即学生身体各器官的结构与机能以及机体系统的结构与机能健康发育、成熟、强壮的过程。

    心理的发展——指个体活动的心理机能及其品质的发展变化。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健康的心理,形成快乐、自信、合作、关爱、坚强的人格。

    智力的发展——人类个体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智力的发展变化状况。实施阳光教育,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智力发展,大脑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知识结构完善,知识面广泛,基础知识扎实。

    阳光教育内容体系

    阳光教育的内容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个保障、四个目标、五个领域、六个法则、七个实践。

    “据了解,学校的阳光教育已经形成了科学完整体系。您能介绍一下吗?”就笔者的询问,姚小明校长一一道来。

    阳光教育的内容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个保障、四个目标、五个领域、六个法则、七个实践。

    阳光教育的一个宗旨

    致力于个人、学校、社会的健康、和谐、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阳光教育的两个重点

    一是传统师生关系的改变。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建立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倡导一种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正确指导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的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一个协调人,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让学生自己健康、和谐地发展。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接受再教育,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要更新观念,改换自己的角色。同时,要热爱学生。教师要讲究民主,尊重学生。教师还要致力于改革课堂教学,确保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传统教育手段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活动重点在教师的“教”,从“教”出发,为“教”服务,学法简单地从属于教法。传统的德育活动则多采用说教的方式,苍白无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配合的地位,师生关系不平等。

    近现代的教育理论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尊重儿童天性、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到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事物,通过个体的体验和实验活动得出结论,一直到独立、主动地探索发现,无一不与近现代重视人的主体作用的社会思想相适应。因此,实施阳光教育,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手段。学校教育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以人为本,实施改革。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德育方法三大方面的改革。  

    阳光教育的三大保障

    一是理论保障。任何实践行动都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阳光教育主要以发展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应该根据人不同阶段的特征来进行教育,实现人身心智力的全面发展。阳光教育的实施依据还有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题教育理论、周洪宇教授的阳光教育理论等。

    二是制度保障。从课堂教学到教师备课,从教师培训到学生评价,学校应出台有关阳光办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推行阳光教育提供切实保障。

    三是全员保障。阳光教育是全员参与的一种教育过程。学校全体师生应是阳光教育制度的制定者、实施者和参与者;校长应该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引领者和规划师;教师是教育过程的执行者、施行者;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受教者。全校师生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互相引领,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阳光教育的四个目标

    一是培养健康、自信、合作、文明的学生。

    二是打造大爱、大智、大德、大气的教师。

    三是创建公平、全面、悦纳、发展的学校。

    四是构建和谐、关爱、合作、发展的社会。

    阳光教育的五大领域

    课堂——阳光教育体现在课堂中,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关系平等、和谐、融洽,教学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堂模式。阳光课堂提倡“阳光用语”和“阳关评价”,树立“阳光教学目标”,采用“阳光教学手段”,最终形成“阳光课堂”。

    班级——阳光教育体现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就是每个班级都要树立“阳光教育”的意识,建立“阳光班规”,形成“阳光学风”,塑造“阳光教师,培养“阳光学生”,打造“阳光班级”。

    校园——阳光教育体现在校园领域,主要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阳光校园”,如“阳光阅览室”、“阳光舞蹈室”、“阳光电脑房”、“阳光学生宿舍”、“阳光教室”“阳光花园”、“阳光宣传栏”等配套设施设备;同时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阳光校园文化”。

    家校——阳光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和家长的联系,建立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家校协同体系,开辟“阳光信箱”、“阳光热线”“阳光开放日”、“阳光微信”、“阳光QQ群”等家校交流专栏,开展“阳光面对面”、“阳光亲子行”、“阳光文化节”、“阳光家校会”“阳光手拉手”、“阳光动一动”等家校合作活动,家校合力,共同打造阳光教育

    社会——教育不光面向学校,还要面向社会。阳光教育提倡开放式学习,以开办“阳光学堂”和实施“阳光体验”为主要形式,直接带领学生走进社会。“阳光学堂”如环境污染调查,武汉历史探踪,舌尖上的春节,“阳光体验”如街头宣传交通规则、敬老院孝心活动等。引领学生从社会获取更广泛更丰富的知识体验,发展智力,愉悦身心。

    阳光教育的六大法则

    第一法则,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是教育的必要前提;

    第二法则,着眼于人和社会的健康、自然、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实施阳光教育的思想基础;

    第三法则,给予理解和信任两种关爱是教育的重要动力;

    第四法则,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是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五法则,做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生存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第六法则,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合育是教育的重要途径。

    实施阳光教育的七个实践

    建立以“阳光附小”为标志的精神文化体系

    阳光校园文化表现形态的灵魂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在精神层面,提出“阳光附小、阳光生活”办学理念,引领广大师生深入学习、感受,让大家从思想理念上得到洗礼,得到阳光教育理念的激活和引领。

    在物质层面,导入“视觉识别系统”理念,对学校和各种显性文化加以整合,使之形成一个系列。如:口号、校徽、标语、宣传册、校服、校园布置等。使阳光文化能够看得到、摸得着,使学校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形象和符号传达给广大受众,从而树立起学校在物质文化层面上的全新形象。 

    形成以“阳光心态”为核心的师生关系体系

    生命需要阳光,心态更需要阳光。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当前教育制度下,激烈的竞争和社会的要求给师、生带来巨大的压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常常会感到担忧、焦躁、不安、愤怒、惶恐,这样的心态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教育将走入歧途。阳光教育提倡教师和学生都拥有阳光一样的心态,自信开朗。形成一个以阳光教师和阳光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之间合作交流、平等对话、互相关爱、彼此信任、互相引领、互相促进的融洽关系新体系。

    构建阳光体系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就是要打造“阳光教师”和“阳光学生”。阳光教师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大爱、大德、大智、大气;阳光学生也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健康、自信、合作、文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