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促跨越 内涵发展创辉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8-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全面展开。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总数达到12门,并建成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4门,开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材34部。建成了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了专业课程库、行业企业库、就业创业指导库、行业培训库;搭建了专业平台、课程平台、应用平台、资源平台、交流平台。完成了精品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授课录像的编写与制作,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校内教学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逐步规范。学院制定了多项制度,实行了由学生参评、教师自评、同行互评、院系督评、企业参评、家长点评的多元化评教机制。

    创新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院建立了“三派一聘,站室互动,导师帮带”的全方位、立体式师资队伍培养机制。

    围绕专业建设培养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学术专家、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等开展工作,聘请了来自行业、企业、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行业专家、技术能手、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食品加工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园艺技术、植物保护等专业均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2010年以来,学院选派外出学习、实践、交流总人次达1200人次以上,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建成580人的兼职教师人才库。获得包括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教学科研成果特等奖等教科研成果奖134项;出版著作、主编教材162部;发表论文1487篇。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学院加大资金投入,建成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中心)2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39个。建成了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以“校企共赢”为合作基础,以满足各专业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需要为目的,通过项目引进、股份合作等形式,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54个,校企共建“双主体”实训基地12个,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占校内实训的比例达到了83.6%。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提升鉴定中心的硬件软件水平。考评员队伍数量目前达到280人,外聘26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6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80个。2012年,学院技能鉴定站被评为“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2010年以来完成技能培训鉴定与认证22877人次,重点专业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教学现代化水平

    学院依据自身具体情况,提出设施优先、资源扩展、应用跟进的软硬件条件建设总体思路,和“学院投入、企业合作、项目共享”资金筹措原则,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足额投入。一是搭建了学校与企业远程互动学习平台,建设了仿真教学系统,增强了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和参与性,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二是筹建数据中心,加大数字化文献资源采购力度。三是增加数字化应用在学院全程运行中所占的比重,提升了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实施招生制度创新,开创“进出”两旺局面

    学院通过集团化办学,与集团内中等职业学校开展“3+2”联合办学,实现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学院积极探索“知识+技能”的单独招生考试评价办法。2011年学院开始试行单独招生,至2013年单独招生25个专业,招生计划1000人,2014年单独招生1500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就业岗位对口率达到85%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与好评,学院多次被评为“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社会贡献度不断提高

    学院把服务农业现代化和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设在学院高新科技示范科技园的“河南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基地”,被誉为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培养的“黄埔军校”。

    学院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社会及企业培训、参与技改服务收益年均达到538.2万元。对口支援西部职业院校4所,培训师资24名,对口支援省内职业院校5所,培训师资23名,联合培养学生994名。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学院一直牢记高等职业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社会责任,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着力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学院被国家六部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分别评为全国首届阳光工程创业培训优秀机构、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进单位。

    涉农专业优势突出,专业产业特色鲜明。学院始终坚持“以农为本,突出特色,适度发展二三产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涉农专业占全院招生专业总数的56%,涉农专业规模和涉农专业学生数量在全省乃至全国位居前列,专业服务产业的指向性强,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政府、行业的高度评价。

    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增加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先后组建了河南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蔬菜试验站、食品工程研究所、动物良种繁育中心等8个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孵化器,积极服务地方农业产业发展。2010年以来,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站所合作研发和推广,相关技术服务为地方和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908万元;学院科技服务培训到款额达到1614.6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248万元。

    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教育培训服务。2010年以来,学院以“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科技园)为平台,面向“三农”开展以农村基层干部、基层农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为对象的培训服务,为全省18个省辖市培训阳光工程学员3300名,河南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2565人次,河南省基层干部培训3400多人次,农民技术骨干培训34500人次。为校企合作企业河南富景集团(台资)、中国郑州绿博园等企业培训员工1000余人次。2010年以来,依托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开展函授、自学考试等非全日制学历教育2373人。利用职业技能鉴定站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61个,共培训人员18816人次,组织省、市级各类技能鉴定与认证3315人次,技能培训鉴定与认证总人次8028人次。学院技能鉴定站2012年被评为国家示范鉴定站。

    参与重大社会活动,提升学院知名度。学院积极承担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的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项目、“郑州市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项目、“四倍体泡桐创制及推广应用”研究项目,主持了《郑州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村五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及南阳市、邓州市产业规划的评审。积极参加省农业厅组建的“三农专家服务团”、河南省小麦生产“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行动计划、12316“三农”热线的咨询、“农事早知道”远程技术服务节目的录制工作。及时解决了农民朋友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示范与辐射作用

    建好重点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发展。学院重点专业为适应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深化了基于农业生产、农业加工等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为校内其他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范例。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聘任(聘用)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校外建设了“双主体”实习实训基地。为重点专业群及相近专业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学院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为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条件,社会服务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强,社会服务方法和路径也为校内其他专业提供了模板。

    结对帮扶,带动兄弟院校共同发展。学院与省内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共同发展,帮扶培训师资23名,联合培养学生900名。学院成立了“对口支援西部院校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以来,共有36名系部负责人和专业教师深入到西部各院校进行交流,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和精品课程建设等专题讲座等活动。为西部兄弟院校专题培训师资24名。带动了援建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引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2011年以来,学院在天津、西安、鹤壁等地参加国家、省两级职业教育交流会议,做典型发言,引起较大反响。学院依托河南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和河南省农业教育协会,在“两会”成员45所中高职职业院校推广了学院在体制机制创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改革经验,推动了区域内农业职教改革。

    各专业积极开展校际交流和中西地区对口支援,累计合作院校10余所,带动了相关专业群建设,实现了理念共享、途径共享、师资共享、设施设备共享,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实习实训条件改善等方面进展显著。

    2010年以来,全国75所职业院校来学院学习交流。学院创建的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被省内外多所职业院校借鉴和采用。

    媒体关注,扩大影响。学院教育教育改革的成果得到了各类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有《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河南教育》、《河南教育时报》等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报道。提高了社会和学生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增强了高职教育对社会的吸引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