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的四维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奚爱国

    基于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理念的教育共同体实践,其目的就是以共享、共生、共荣为价值归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管理实践,探索区域内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基本路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意识到,要从固有的集体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要从因袭的教育方式依赖中摆脱出来,并非一朝之功。在推进区域教育共同体的进程中,一定要警惕设计与实践、意愿与结果相背离的问题,防止两种不良倾向的产生。

    一是教育资源共而不享。区域教育共同体实现了共同体内部的教师流动,这必然会给流动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在面对全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时候,他们需要对自己业已成熟的教育教学固有模式和习惯作出调整。如果这种调整并不是发自内心,他们可能产生情感抵触,而不愿享用。同时,学校原有成员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交往氛围中,对形成的某种学术环境存有“固执”的认同感,在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学术资源方面,后加入教师可能会面临“融入性壁垒”而不能享用。

    二是学校文化同而不和。区域教育共同体充分彰显了“破壁”功能,它打通了学校之间的文化界限,分享区域间的优质教育资源,交流了区域间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但由于共同体内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文化、社会认可客观存在较大差距,薄弱学校往往会对共同体内名校产生趋同性“文化盲从”。共同体学校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学校间同质与异质的关系,偏离“和而不同”的共同体学校文化价值核心,就会陷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教育共同体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是“模仿发展”而是“互补发展”,不是“速成发展”而是“持续发展”。在学校“硬件”换代基本完成的前提下,教育共同体建设向纵深推进一定要确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基于促进公平、提升质量的核心价值取向,一是基于保持与发挥共同体学校各自文化特色与优势的基础,其发展的着力点更多地要放在教育内在要素的融合上。

    要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抓手,努力实现管理融合。在任何一个系统之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根本性作用。教育共同体能否真正结成整体,实现学校管理有机融合,体制机制的突破就是关键所在。一般来讲,教育共同体需要各学校摈弃“各扫门前雪”思想,推倒管理“藩篱”,畅通联系渠道,实行“教学、教研、培训、考核、评价”五位一体的统一管理模式,进而实现共同体内部各校“教学进度同步,教研活动互动,教师培训统一,考核标准一致,评议结果互认”。

    要以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为目的,努力实现教科研融合。对教育共同体的关注,核心是对教师的关注。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构建教育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之一。教育共同体学校要按照“五位一体”管理模式的要求,严格教学常规的执行、检查、考核;要定期组织互动式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创新交流;要进一步深化骨干教师培养联动工程,为共同体薄弱学校培养学科骨干教师;要在共同体学校之间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教学评比竞赛活动,加强对深层次的教育理念、方法的交流和探讨;要在学校间实现“四共同三共享”,即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训、共同发展,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前沿信息、共享融合成果。

    要以“和而不同”为追求,努力实现文化融合。学校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推动力与生命力,是教育共同体发展的前提。教育共同体学校文化的融合,首先,需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统整和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整合双方学校文化要素,使之形成合力。其次,要厘清并反思学校已有文化传统,注意甄别,正确取舍,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将优良的学校文化传承下去。再其次,要依据学校实际,在全面审视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学校文化生长点,打造各自独特的文化,使原有学校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彰显“和而不同”的共同体学校建设理念。

    要以学生的发展成长为根本,努力实现学生融合。共同体学校不仅要加强管理方式的融合,更须加强服务对象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才是建立教育共同体的根本初衷和最终目标。一是可以在学校共同体之中组建年级共同体、班级共同体、家庭共同体;二是可以统一制定相关标准,进行一定数量的学生短期交流;三是可以建立后进生帮扶小组;四是采取设立共同体专项帮困基金等形式,建立对家庭困难学生的长效帮助机制。

    (作者系泰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