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爱”消除滋生暴力的土壤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果教育引导不当,极容易导致“成功者”和“失败者”对立心理的出现,当某些突发事件出现时,二者之间很可能爆发激烈的冲突,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陈卫东

    据报道,近日,湖南某地一所中学发生一起严重的校园伤害事件。一名初中学生在老师的委任下,给同学评阅试卷,因打分低被同寝室两名同学打死。事件很快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其实,最近几年,类似的悲剧时有发生,比如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复旦大学宿舍投毒案”。当“感谢同学不杀之恩”成为广为流传的一句黑色幽默,人们不禁要问:同窗共读,相煎何急?类似悲剧能否不再上演?

    仔细分析起来,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在校学生之间的严重伤害事件,直接的起因都是比较小的事情,并非什么“深仇大恨”,照理很容易沟通和解决,但最后都演变成了极端暴力事件,施暴的程度和后果令人触目惊心,不得不让人深思——事件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诱因。

    类似事件一般存在两个相同之处:一是施暴者事后都表现得比较冷静,甚至是冷漠。二是就施暴者的陈述看,他们感到受害者处于某种强势的地位,而自己则处于弱势地位。这样的行为和心理,真的让人感叹教育的无助、无力。但说到底,类似事件的出现与教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相关学生的行为可能受到教育领域中某些错误观念、某些不恰当做法和某些不良文化的误导。

    近些年来,虽然应试教育的不良倾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其影响犹存。很多地方还是习惯用单一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教师甚至学校,学生很容易因学习成绩被贴上优秀和非优秀的标签,教师和学校亦是如此被分成“三六九等”。长此以往,极易形成一种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分数的“教育功利主义”文化,而置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加之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功利文化盛行等社会风气对教育的冲击,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身心和谐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很难真正得以贯彻。

    在上述教育文化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青睐,往往以成功者自居;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很容易遭到冷遇,往往自觉低人一等。如果教育引导不当,极容易导致“成功者”和“失败者”对立心理的出现,当某些突发事件出现时,二者之间就很可能爆发激烈的冲突,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在笔者看来,当前,要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需要教育者切实反省自己的教育观念,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一是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在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如果教育者能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他自己的教育,让其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上文所述悲剧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消除。

    二是“以爱育爱”,言传身教。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养成良好的德行。按照我国古代典籍《说文解字》的解释,“教育”一词由“教”和“育”组成,“教”的基本含义是“上所施,小所效”,“育”则为“养子,使做善也”。一言以蔽之,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让孩子养成善良美好的德行。当今的教育,尤其需要尊重和爱。(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