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大医精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学文生活照。

    ■本报记者 冯丽 柯昌万

    他在国内首创“出血热预防片”,他研制的“小中风片”填补了中医治疗小中风的空白;他提出“颅脑水瘀论”的新观点,开辟了我国中医治疗各种脑病的新途径。

    他强调医德先行,一生医治病人无数,药方只求价廉效佳,从不收取任何额外报酬;他悬壶济世60余载,妙手施治无数疑难怪疾,培育高徒百余人,始终虚怀若谷勤学不辍。

    2009年,为弘扬传统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全国中医药系统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人员中首批遴选出30位“国医大师”,这是我国政府授予中医药人才的最高荣誉。入选者均为我国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中医名家。时年74岁的他成功当选,成为其中最年轻、也是西北地区的首位“国医大师”。

    一个明媚的秋日,记者在陕西中医学院见到了他——陕西中医学院名誉院长张学文。80岁高龄的张大师精神矍铄,温文尔雅。其时,他正在办公室面批博士生的考卷,目前他带着北京中医科学院的2个博士后、一个博士生,每天上班还有6人跟诊。早上5点起来细致阅过的卷子,连标点符号都改过了。

    “从不喜欢到爱,再到老了丢不下,我这一辈子与中医的缘分是越结越深,难舍难分了。”张学文乐呵呵地说,“人活一世总得留些东西,我就想留些德行,留些人才,留些书籍文章。”

    大医求精

    “只要每天坚持在病人身上多琢磨一点,在书本上多琢磨一点,就会有大进步。”

    从一名乡村医生到大学教授,再到国医大师,张学文说自己这一生有太多的意想不到。而创造奇迹的,是他从不满足、坚持不懈的学习。“只要每天坚持在病人身上多琢磨一点,在书本上多琢磨一点,就会有大进步。”

    张学文生在陕西汉中一个中医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15岁起随父临证诊病,辨识药材。“鸡鸣而起,星高而息”,是少年张学文辛苦学医的真实写照。白天随父诊疗,夜晚就着昏黄的煤油灯,扎进家藏医书,如饥似渴阅读。《千金方》、《小儿药证直诀》、《脾胃论》、《本草纲目》、《医宗金鉴》、《血证论》、《医林改错》等医学典籍,他都熟读深悟,每有体会则点批强记,久而久之,竟烂熟于心,张口即诵。这夯实了他日后言必引经、用必据典的理论根基。

    1953年,张学文参加原汉中南郑县统一考试,以优异成绩出师。1956年至1959年,先后在“汉中中医进修班”、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陕西中医学院前身)中医师资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全国首届温病师资班”学习期间,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孟澍江教授,系统研读了《温热论》、《温疫论》、《温病条辨》等温病专著,对他日后从事温热病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张学文常对学生说,中医好学又难学,只要好读书勤实践就能学好,难学在于病辨。古人说“三年学个大大夫,十年学个小大夫”,说的就是这道理。60多年的行医经历,让张学文深切体会到“学海无涯”的含义。从少年学医到成为名家大师,张学文没有一天间断过学习,即使曾遭受不公正待遇,他也依旧学生照带,科研照做。  

    苦心孤诣60余年,张学文在中医急症、温病学、疑难病等领域均取得较高成就,对一些病机理论有颇多创新。他提出的理论新学说中,尤以“颅脑水瘀论”最为著名。这一学说的形成,既突破了传统的瘀血学说,又将瘀、水、热、毒四大病因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开辟了我国中医治疗多种脑病的新途径。他参与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为我国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制定开创了先河。

    他师古不泥,大胆尝试,改变传统中药给药方式,先后将方药改制成中药静脉滴注剂、肌肉注射剂、肛肠灌注剂、片剂、口服液等剂型,治疗中风病,显著提高了疗效。如用中药静脉滴注剂“通脉舒络液”配合中药汤剂辨证治疗中风急症237例,总有效率达99.1%,治愈率达74%,与传统疗法及西药对照观察比较,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安全可靠、后遗症少等优点。该课题荣获1986年度国家中医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  

    当初为研制这种纯中药静脉滴注剂,张学文冒了很大风险。动物实验成功后,他还是不放心,给自己和一位助手静脉滴注1周,亲身体验安全后才给病人使用。30多年来,这种院内制剂在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内、外、妇、肿瘤各科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逾万人,均取得显著疗效,且无一例严重毒副作用发生。

    内科疑难杂症是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的病症,张学文为之投入了大量心血。他常感慨说,一辈子真是见不完的怪病。有半夜起来莫名其妙拍手直叫到精疲力尽的,有三伏天穿着棉袄皮靴还冻得浑身发抖的,有壮汉突然变得全身无力连手指都无法动弹的……根据深厚的中医知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张学文妙手施治让这些患者最终摆脱了病痛折磨,并撰写了40余万字的《疑难病论治》一书,面世后多次再版。

    探究张学文成为国医大师的根源,乐于临证、勤于总结是关键。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医学求索集》、《疑难病论治》及《中风病》等10余部学术专著,多次再版,发行至海内外。参与了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等的编写。目前,正着手完成“疑难病重症危症医案”、“全国名老中医讲习班讲稿集粹”等约稿。

    首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面对诸多荣誉,张学文感受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国家和学院培养了我,给了我很多厚待,我只想竭己所能,做好国家、学校交付的任务,去帮助更多的人。”

    仁心仁术

    “当医生如果成天想着挣钱,就缺德了。”

    “现在去大医院,医生往往啥话不说,先开一堆检查单,随便看看没几百元下不来。”在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一位患者给记者粗算了笔账,“而一服中药也就几元或十几元,一个疗程也才几十元,还管用。”

    当下,一些医院检查项目繁多,大处方、贵处方饱受诟病,尤其是逐渐显现的过度输液和滥用抗菌素等危害,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中医药的价值,中医重新受到欢迎。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半的病患都来自农村。除了因为中医在农村的传统影响力,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医比西医便宜。前些年,张学文时常会遇到大老远背着馒头赶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有的连挂号费都掏不起。

    “即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许多农村人还是看不起病,实在扛不住了才上医院,往往一来就是重病大病。”张学文说。对这些病人,他总是尽可能开最经济实惠的药,甚至主动帮他们交纳费用。有个患中风后遗症的老病号,家境十分贫穷。张学文从不收他的挂号费,有一次病人体内虚热,张学文在药方里加了西洋参,特意告诉病人西洋参太贵,不要买了,他把别人送给自己的一盒西洋参给了病人。虽说是国医大师,张学文的挂号费一直是10元,去年才调至30元,唯恐太贵把患者挡在门外。而在一些地方,他的学生挂号费都已经二三百元了。

    在中医学术界,张学文素有“张丹参”之雅称。他的研究生、陕西中医学院院长周永学记得,当年在乾县开门办学时,群众来看病,张学文开方必有丹参,一时竟造成全县丹参紧缺。张学文坦言,爱用丹参除了药物本身毒性小、治疗范围广等特点外,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便宜。

    “我能用便宜药就绝不会用贵的,开药治病要算数。”张学文说,中医治病关键是要摸清病源,辨证论治。“虽说是一味丹参,但不同的人、不同的病,用药方案是完全不一样的,用量也有讲究。”  

    张学文时刻铭记“对病人似亲人”的祖训,他常说,“宁可叫医生委屈也不能让患者折腾”。无论业务多么繁忙,任务多重,始终坚持定期出诊,对患者有求必应。为方便患者,他的电话号码多年来一直印在病历上,只要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号。哪怕有患者三更半夜打电话,他都耐心答复。在学生、同事们眼中,患者面前的张学文始终从容温和,问诊把脉耐心细致,遣方用药认真周详。有年夏天张学文去汉中出诊,天气十分炎热,身患怪病的病人穿着棉衣棉裤仍然怕冷,要待在生火炉的密闭房间,张学文二话没说进屋看病,汗水湿透了,他却毫无怨言。偶尔遇个脾气暴躁、蛮不讲理的病人,他也不急不躁,和气的态度往往让病人自个红了脸。

    小儿子说张学文对病人是最好的,张学文自有道理:“当医生的绝不能和病人计较。中医讲,郁乃百病之源。病人的情绪很多时候都和病情相关。”这和他把脉问诊“重情志”、“问眠便”一脉相承。

    在咸阳,张学文人称“神脉”。只要他一把脉,病人的性格、病情和病因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咋一听都觉得玄。跟诊学习的学生们却清楚这一点都不神秘,关键在“用心”。每次把脉时,张学文总会看似随意地和病人拉几句家常:家里都有什么人,最近工作还顺心吗等。亲切自然,让人如沐春风。貌似闲聊的信息再综合望闻问切,病人的情况自然就了然于胸。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文化速讯     下一篇: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