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看课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们答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10-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虽然现在我已高中毕业,但依旧能回想起在郑艳红老师语文课上的一些场景,对我影响深远,记忆犹新。

    我一直属于那种喜欢读文章、偶尔写下一些文字却不喜欢上语文课的人。以前的语文课上,我们往往注重寻求一个能获得认可的标准答案,或者在考卷上思索一个能得高分的万用模板,忽视了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探索,或是靠团队力量深入研究一个问题并成功解决。

    当我上了郑艳红老师的语文课后,改变了许多看法。一次课上,郑艳红老师上来就打破常规:“我们把四张桌子拼成一个小组,大家讨论交流,协同学习。”大组分享,四人一起上台,主发言人代表小组展示观点,组员或补充,或记录。课堂上,郑艳红老师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期间不予评价,不置褒贬。其他小组的成员或补充,或质疑,或发表观点。郑艳红老师把所有学生的发言巧妙串联在一起,从我们的认知冲突处切入,或提供学习资源,或引导我们进入文本,或启发我们思考,把我们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怎么能这样?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们这道题的答案?我开始苦思冥想,纠结于各执一词的发言,挣扎于想清自己的想法,试图抓住郑艳红老师话语中的任何蛛丝马迹来指向明确的“答案”。我固执、反复地向周围人发问:郑老师说的答案是什么?郑老师前倾的姿势,微笑的表情,不置可否的点头,似乎在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理解都有意义,每个人的发言都很重要。那标准答案是什么呢?恼怒之余,我也开始自我反思:长久以来自己一直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期望带来高分的标准答案?是老师在作业本上的对钩?是对于课文的大众化理解?是与同学们畅谈几句的共鸣?又或许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是深埋的冲动与情感?抑或单纯只是欣赏那些品起来津津有味的独家见解,为千篇一律的乏味聊作消解?

    这样的教学敲碎了强功利性所糊起的一面高墙,我开始抽丝剥茧地分析,习惯性地发问,不断挖掘文本的内涵,努力让自己的阐释更合理,全身心倾听每一个人的发言,在实践和试错中理解格式对于交流的辅助作用,学着发自内心大胆发声。我长久以来表达的心理依赖也从外界反馈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在郑艳红老师简单却暗藏玄机的引导下,我学会了通过自己获取“正确答案”的能力,重新习得书写的快乐。

    其实,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体现在授课上,连带活动的组织策划、班级的名额推选,甚至是决定个人发展的重大选择上都见缩影。3年来,我慢慢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千种可能性,一万个未来,都是合理的。重要的不是答案,而在于探究的过程。大胆去做吧!人生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呢?

    (作者系复旦大学学生,毕业于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上一篇:师生之间“小杨老师”     下一篇:有问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