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引发的教育思考(三) 赵新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按语:最近,我分别抽取了一所农村和城市小学四年级六年级中的1个班级(各50人),针对“学生特长及理想、课外活动、家校合作、家长教育期待”等有关问题,从学生和家长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出乎预料。由此引发了我对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诸多思考。

  为了作出一些深度分析,我从“你认为你有哪些特长?你的理想是什么”这个唯一的学生简答题中挑选出一部分有特色答案的问卷,通过多个角度比较,发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所谓“特色”,是指这些孩子在“特长”的自我认定和“理想”的希冀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浅显的“务实”,那种“天真烂漫”,那种“异想天开”……真的让我始料未及。

  这次共选择有特色答案的问卷40张,其中城市组28张,农村组12张。再细分,城市组28张中含四年级组13张,六年级组15张;农村组12张中含四年级组8张,六年级组4张。

  单单从特色问卷的数量看,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就有着较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城市自认为有“特长”以及不同“理想”追求的孩子要比农村多得多,竟高出32个百分点;再从“特长”及“理想”的内容来看,区别则更大一些,城市孩子呈现出“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五花八门”等特点,如“我的特长是画画、跑步。我的理想是当一个画家,画一个全天下”,“我的特长是打羽毛球、打篮球,我想以后去太空玩耍”,“我的特长是数学,我的理想是像奥数老师一样开个培训班”,“我学东西学得很快,我想当玩具设计师”等。甚至还有想去外企工作、想当轻武器发明家、想当汽车改装师、想当大老板、想带着吉他走世界、想上香港大学的,不一而足。看到这些,我立刻感到心情愉悦!我真佩服当代孩子的阳光心态、多元追求和丰富的想象力!

  但是,当我看到那些农村孩子所呈现出来的“特长”和“理想”时,我的心情又立刻沉重起来。如“我的特长是(1)爱看课外书。(2)爱帮奶奶做家务。我的理想是爸爸能够多鼓励我”,“我的特长是星期天晚上写字。我的理想是考上大学,好好地报答父母”,“我会开三马(注:一种农用车),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给别人看病”,“我的特长是玩乒乓球,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能有孝敬父母的能力”等。仔细观察农村孩子的“理想”,还有两极分化的特点,一极是考上名牌大学,想当科学家、主持人、大明星;另一极则很实际,就是想做一个有用的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如医生、修理工等。

  由此不难看出,社会、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有多大、多深?特别是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对孩子身心成长的影响则更为大矣!

  我不禁又想到了目前谈得最热的教育均衡问题,那个最核心的、最深层的均衡点究竟在什么地方?是学校硬件?是教师?我觉得都不尽然!应该是社会和教育环境,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

  在抽取的特色问卷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两个被试组的问卷数量出现“倒挂”,即城市组中四年级问卷比六年级要少一些(1:1.25),农村组中的四年级问卷则远远多于六年级(2:1)。如果排除问卷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话,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乃至教育教学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最为突出的是农村学校囿于办学条件、师资的限制,再加上小农环境特别是传统科举文化衍生的名利氛围的影响,使得农村学校教育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家长、教师、学生们仍然在那里“苦供着、苦教着、苦学着”!这必然压抑了(甚至是扼制)孩子们的那种天然的“奇思异想”,并且随着学段的提升在急速加剧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