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长南北对话解读教育“八大关系”(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果我们认可上述的比较,那么可以说,美国的基础教育追求的是教学的效益,而中国基础教育追求的是教学的效率。

  追求效率的教学,在我们的学校里比比皆是,比如说:重知识传授和记忆性的学习,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注重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课时等手段,强化考试科目,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时间;通过大运动量的训练,让学生形成“刺激-反馈”的机制……

  这样做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第一,让学生看到,学校和教师可以视各种规则和法律为儿戏,不管不顾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第二,助长一批“懒教师”在学校里生存;第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磨殆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逐渐丧失……

  学校应当追求办学的效益,而不是办学的效率。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也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努力促进教育的“绿色生态化”。

  任永生: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不少关于中美教育的对比,曾经我们引以为豪的基础教育,其实存在着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常局长提出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教育的“绿色生态化”,是我们每一所学校都应该着力思考和追求的目标。

  教育教学如何实现效率与效益的统一?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目前,我们的教学方式就是追求效率的最大化,而忽略了效益的提高。如果我们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一路狂奔,我们的孩子就不可能真正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也不可能实现优秀品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构建。如何做到既要成绩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这就要求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树立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真正树立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只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才能够解决效率和效益的统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