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的春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发展目标教育”探索记
“玩足球能有什么出息?”亲戚的这句话让暴东梅心里或多或少有些难受。 暴东梅是黑龙江省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八(2)班学生李宝杰的妈妈。从小学开始,淘气的李宝杰就让暴东梅有点担心,他成绩不太好,有时还会“惹是生非”,但遇到足球后,李宝杰变了。 “要不让孩子走足球这条路吧?试试在专长方向上发展。”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在班主任的劝说下,暴东梅同意了。 曾经信心不足的李宝杰,现在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在他之前,已有一些“师兄”“师姐”通过足球等项目升入高中、大学,有的甚至有冲击名校的机会。 让李宝杰们重新拾起信心,对未来抱有希望,得益于大兴镇中心学校“发展目标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在这里,学生人人有目标,教师人人抓目标,各项活动蓬勃开展,学校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初中学生几乎无一流失,不到3万人的乡镇,中小学生人数达到2883人。中考成绩一直保持全县农村遥遥领先的状态,而且特级教师等许多优秀教师被其他学校“挖”也不愿离去…… 地处黑、吉、蒙三省(区)交界处,承载着当地老百姓的希望,这所农村学校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剩下的70%怎么办” 在当地,大兴镇中心学校一度很火,但在20世纪90年代,学校面临升学压力、厌学压力和控辍压力,可以说,这是压在学校头上的“三座大山”。 据当时大兴镇综合中学副校长、如今的中心学校校长李果回忆,当时学校每届毕业生200余人,升入上一级学校最多时也只能达到30%,近70%的学生从此离开校园,走向社会。 “这70%的学生怎么办?”李果和当时的学校领导有些无奈。 拼升学只能让少数学生得到发展,但学校考虑的是让更多学生得到发展,即便是毕业后从事如父辈一样的职业,也要比父辈做得更好、更优秀。 经过论证,学校于1997年设立了职业高中班,探索普教与职教并存的双轨运行机制,让那些没有机会读高中的学生也可以实现继续读书发展的愿望。由此,又有35%的学生踏入了高中的大门。 “这在当时着实让我们兴奋了一阵子,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感到,农村学校教育还有新的拓展空间。”李果回忆。 大兴镇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但剩下35%的学生还是“落了地”,这些毕业生如果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既无思想准备,又无生产技术,更无致富门路。 “我们的孩子即使是回家放牛,能不能吹着牧笛高高兴兴地去放牛?”李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 面对上述状况,学校于2000年开始调整课程设置,在普教班也增设职业教育课和劳动技术课,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和农民实用技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这些探索虽然给传统的农村教育带来了变化,但是李果发现,学校的短板还是疏于德,弱于体和美。 “我们既不能办‘低智商’学校,也不能办‘偏心眼’学校!”李果说。 如何真正让素质教育落地?2001年开始,他们的抓手正是“发展目标教育”,这项改革一直持续到现在。 可是,给学生确立“发展目标”谈何容易?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凭什么我家孩子的目标是放牛、当厨师、踢足球,人家孩子就是考大学?”面对协调会上家长的一系列问题,李果苦口婆心。 “乡亲们,我能理解大家的愿望。但我们要面对现实,看到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规划适合他们自己的未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李果一遍又一遍地劝说。 除了家长,其实也有一些教师并不理解。 在教师刘璐看来,许多体育项目包括足球、排球似乎都是业余爱好,就算真的可以作为职业,在这样的乡镇中学也是很难完成的。 但通过做课题研究,通过在学校的亲身实践,刘璐的想法改变了。 “一个班上有20多个留守、单亲儿童,家长有时也很难为孩子的未来作出长远打算。所以许多学生不知道梦想是什么时,就放弃了逐梦。”在刘璐看来,有的时候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他们没有目标。 “作为教师,要给孩子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道路。”刘璐说。 刘璐的班上曾经有个学生小丽,对学习缺乏兴趣,有时也会在学校惹一些“麻烦”。 “有时孩子挺奇怪的,你越不让她那样,她就越做给你看。”刘璐一时拿这个孩子没有任何办法,但偶然间翻看目标手册时才发现,小丽每学期写的梦想都是当运动员。 大兴镇中心学校是市级田径基点校,每年都会向市里、省里输送体育人才。刘璐从此处入手,将小丽的情况上报,学校相关负责人结合小丽的自身条件帮助她挑选项目。 通过多次与家长沟通,现在的小丽已经是黑龙江省青年摔跤队的职业选手了,而且在促成小丽学习体育的那段时间里,小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9月初,小姑娘回到母校看望老师,整个人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那一刻,刘璐想:如果小丽只是坐在教室里读书,她的今天还会这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大兴镇中心学校,许多教师就像刘璐一样,从最初的不理解到逐渐开始明白学校的深切用意。 记者在学校4楼会议室看到了厚厚的一沓资料,都是教师围绕“发展目标教育”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实践,然后他们会把这样的理念讲给家长听。 于是,家长暴东梅选择让孩子走足球这条路,家长李菲把孩子张敬璇从浙江义乌转回大兴读书,家长李丽莉愿意让儿子奚国旭上中职的“德龙班”,之后到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实验改革课题化,课题研究常规化,常规工作科研化。如今,教师和家长对“发展目标教育”这一理念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锁定3个目标 理念已在转变,那么具体该如何实施“发展目标教育”?学校将其概括为“锁定3个目标”——锁定长远目标、阶段目标和近期目标。 据副校长吴昊介绍,长远目标即人生理想,解决“将来想干什么事”的问题,以学生的意向选择为主。阶段目标即初中阶段目标,重在解决“初中之后上什么学”的问题。 “阶段目标的实施策略是:初一初二重渗透,以意向选择为主;初三重明确,以明晰选择为主;初四践行目标,针对不同目标层次,实行分类教学。”吴昊补充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阶段发展目标实行动态管理”。 近期目标即学年或学期目标,是教师每天都要重点关注的目标,具体分为3个维度——品行目标、学业目标和专长目标。其中,品行目标从德育的角度切入,以班主任指导为主,着重解决学生“做什么人”的问题;学业目标从教学的角度切入,以科任教师指导为主,着重解决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专长目标从教学和艺体活动切入,以数语外理化政教师和音体美劳信息技术教师指导为主,解决学生“学科专长和艺体特色”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树立目标并朝着目标迈进,大兴镇中心学校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有学校的“大课”,也有各班的“小课”,还有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开发的社团课。 据吴昊介绍,学校目前开设的几大类课程有上百个主题,其中包括文字类、视频类和现实榜样类等课程。“教师要拿出一定课时,把发展目标教育当成教学任务来操作。”吴昊说。 每个年级学生的发展阶段不同,教师的角色定位也不同。 六年级学生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教师的角色就是孩子们“人生理想的策划师”。 班主任王志健会和同事们会借助班会开展一系列主题化、情境化的德育活动,比如“我为理想做策划”“我有理想我发展”等,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长大以后干什么样的工作?做什么样的人? 到了七年级,王志健带着学生到当地的汇源集团等单位进行职业体验,介绍各种职业的类型及对人才素养的要求,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职业倾向、发展潜能等有所了解。 八年级学生需要清晰地分析自我,明确发展路径。此时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业选择的指导员”。“我们会邀请优秀职高毕业生现身说法,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王志健说。 到了九年级,学生阶段目标已十分清晰,教师主要是当好“学生践行目标的促进者”。王志健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同时介绍成功人士的学习方法、习惯,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习惯。 除了面向学生的课程,面向家长的“家长学校”课程也贯穿于初中阶段,让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帮助孩子树立、达成自己的目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