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唤醒“道德” ——山东省滨州市授田英才学园建设“道德学校”故事(一) □ 张 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冬日里,笔者来到山东省滨州市授田英才学园,下课铃响后,校园里到处都是像小鸟般活泼快乐的孩子,他们纵情嬉戏却秩序井然,而步履匆匆的老师,也显得格外精神。“你们喜欢这个学校吗?”“喜欢!”“喜欢上学吗?”“特别喜欢!”笔者随意和几位小朋友聊了聊,发现他们都很有礼貌,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清脆的回答声悦耳动听……

  时代呼唤“道德学校”

  2000年,授田英才学园和新世纪一同诞生了。凭着一股永不言败、誓夺一流的精神,学校在短短几年内克服重重困难,从最初的54名学生发展到了2000多名学生。2010年,学校师生还沉浸在10周年校庆的喜悦之中,以郭振虎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却开始思考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在崇尚以人为本、追求教育公平的环境中,什么是好学校?我们究竟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经过对学校10年办学的反思,校领导们发现,学校还存在着学习负担过重、不尊重学生基本权利等违背道德、违背法律、违背科学的现象,这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而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时代之殇”。面对棘手的现状,领导班子成员追根溯源,指出其真正的内因是教育良知的缺失!时代在呼唤新型的学校,唯有主动变革才能与时俱进!为此,郭振虎校长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办一所“道德学校”的构想。

  所谓“道德学校”,“道”即“人道”而非“仁道”,是做人的基本价值追求——学校中“人道”的底线,即尊重法律赋予孩子的权利,“把权利还给孩子”。“德”即“良知”,是做人的本能、本性——学校中的“良知”,即担当天下的精神,敬畏生命的情怀。教师的工作注定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学生幸福紧密相连,学校之所以存在种种问题,均源于教育良知的沉睡和泯灭。“道德学校”是唤醒教师教育良知自觉的过程,也是教师“道”与“德”永无止境、不断完善的过程。

  那么,“道德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识别出了两大发展方向——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基础扎实包括两个要素:身心两健、知识全面。身心两健即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知识全面即掌握经验知识、策略知识、体验知识三类知识。特色鲜明也包含两个要素:情趣高雅、体验丰富。从这两大方向出发,学校进一步提炼了“一身书香气、一手中国字、一副好身体、一手好才艺、一身好习惯、一个好榜样”等授田学生10大特色目标。

  “道德学校”的第一支点——多元课程

  办一所“道德学校”,一切理想都必须有课程来支撑。授田英才学园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精心开发每一门课程,并将课程分为4大类: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二是拓展类课程,主要是体育与健康,科学与艺术;三是情趣课程,包括晨诵、午读、暮省、礼仪等;四是体验性课程,包括5大教育基地和10大特色活动。在这一课程体系之下,趣味大课间、特长大超市、活动大串烧、生本大课堂、自主大作业等9大特色教学相继登上了学校的舞台。

  “趣味大课间”让健身变变脸

  一直以来,授田英才学园的课间活动是让学生做广播操。但细心的老师发现,孩子们做广播操时往往没有出汗,反而是10分钟的课间活动,大家总是玩得大汗淋漓。何故?兴趣使然!由此,领导班子想到:既然课间活动是为了让孩子健身,何不遵照孩子的兴趣,让健身方式变变脸呢?很快,学校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学生支持这一举措。学校又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健身方式,结果一下子就报上来篮球、足球、轮滑、呼啦圈、街舞、竹竿舞、瑜伽等30多个以体育与健康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项目。

  去年春暖花开之际,趣味大课间在学校的精心筹备下开始了。学校打破班级界限,以年级为单位组建不同的健身社团,一共成立了4大类、23个小项121个社团,每个社团一名学生任团长,一名教师任顾问。每当趣味大课间来临,校园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满园皆是师生活跃的身影,篮球场上飞奔着“灌篮高手”,乒乓球台前高手们一一过招……就连辅导老师也加入到学生做教练的街舞团队中来。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尽情地享受着运动的乐趣。没过几天,几个“团长”向学校建议:能不能在不影响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把趣味大课间的时间再延长一些?经过反复论证,学校决定将原来30分钟的课间变成40分钟的大课间。

  趣味大课间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课间,它遵循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让孩子多一些参与的权利,大大增强了孩子健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实现了强身健体的目标。几个月下来,同学们称赞在趣味大课间中不但能充分锻炼身体,还增强了与志趣相投的同学的沟通与交流。老师们和孩子们同运动、同快乐,都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家长们的看法更是有了180度改变,从最初的观望甚至抵触,到非常拥护。他们普遍反映,自己的孩子从被逼着健身,到现在周末都坚持自己健身,还时不时组织小伙伴们一起活动。

  不仅如此,趣味大课间还让一些在学习上不甚优秀的孩子,找到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宣是一个好动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学习成绩是班里的反面“典型”。但他有一项绝活——街舞跳得一流。趣味大课间活动开始后,他毛遂自荐,担任由高年级街舞发烧友组成的街舞社团团长。他精心编排街舞动作,认真指导每一个动作,甚至利用周末组织骨干成员彩排和训练。街舞社团在他的精心经营下,成为一百多个社团中的佼佼者,他也成为了校园小明星。时间不长,大家发现他变了:开始在课堂上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开始认真听课了,开始参与回答老师的问题了……毕业前夕,因学习成绩进步明显、社团组织成绩突出,他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