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儿童 ——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研讨会专家发言选登
此外,一个学派的生命力,在于后续发展。我觉得,情境教育在做学派推广的时候,需要从语文走向其他不同学科,它需要从小学走向中学,也可以往前扩展到幼儿园。因此,情境教育要贯穿于基础教育的每个阶段,而且要贯穿于每个学科,我们需要这样的过程推进。归根到底,当一个学派确立的时候,我们这些参与者或者见证学派发展的学习者,今后要用自己的方式,为它的发展贡献力量,并以自己的方式提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使这个学派丰富、完善、发展和拓展,为世界教育贡献中国的独特经验。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朱小蔓:做服务儿童的研究
教书育人,是中国教育伦理对教师职业要求最集中、最简洁的概括和表达。李吉林老师成为全国1500万教师教书育人的楷模,我们都由衷地为她高兴。李吉林的教书与育人从来是浑然不分、高度融合的,所以她创立的情境教育思想理论和操作实践是特别典型的教书育人统一观的完美体现。
情境是介于生活与经验之间的,李吉林所创设的情境,虽然出神入化,也与生活浑然不分,但她创造的情境,并不是自然生活本身。她把情境作为儿童学习的中介,解决了感觉与理性、生活与符号之间的问题。此外,李吉林的情境,是带着温度的情感,有着温暖的记忆。她通过整体来把握世界,而不是以具体的分析性思维来细化世界,恰恰适应了儿童的认知特点,这恰恰是她获得高效儿童教学的奥秘。
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的精力限制了我们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李吉林从来都是只做自己,从来没有越线,所以情境教育才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儿童在情境教育中,他的五官感觉全部被打开,身心接受信息的渠道特别通畅,感觉具有了极大的丰富性。所以说,情境教学不仅使认知学习提高效能,而且植根于人性,使得儿童早期的道德感、审美意象、审美感、创造力都得以极大释放。所以说,李吉林教书育人的最重要奥秘在于,重视情感活动和情感教育的正面价值。
李吉林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最早发现应试教育弊端,并通过情境教育的探索,率先实行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她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捍卫了教育的本来目的。因此,我们非常关心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如何传播流传。此外,她的研究态度、方法和样式如何学习?我觉得,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他是否能够成功,最重要的是他对身份的认同感。多年来,李吉林觉得自己就是一名小学教师,身份认同非常明确,所以她把这份认同融化在工作中,所言所行自然表现出情真、意切、形美。除了身份认同,我们还要学习李吉林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怀和人文境界。所以,我们倡导教师去广泛阅读,陶冶情操,扩展兴趣,增强教育的敏感性,扩充自身的人文容量。
另外,李吉林的研究从来不做抽象的概念演绎,不刻意追求逻辑表达,也不盲目求取数据。她永远扑在儿童身上,进行生命化研究,是充满泥土芬芳、富有深刻思想内涵美感和教师个性特征的人文化行动研究。她所进行的研究范式正是现在所极力主张的自然主义研究范式,适合儿童研究,适合语文研究。这种研究方式超越了传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分离的思维局限,更符合真实的现场状态。因此,希望有更多的中小学教师,确确实实是为了改进教学工作本身,为了自己生命活力的绽放与升华,在日常的实践中,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获得更加真实丰富的经验资料,才能为教育理论宝库贡献得更多。而这种真正为了儿童,指向儿童,服务儿童的研究,也会使更多的儿童受益。
教育其实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同一样东西对于个人产生的教育意义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还要去研究怎样的教育对于个体是真正有意义的,而不是只面对群体,希望李吉林老师面对教育的问题,面对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境,通过更加深入的实践与研究,使情境教育走向更大的辉煌。
(作者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王灿明:中国教育学派的本土建构
“中国教育有学无派”,与其说是中国教育学人的“难言之痛”,倒不如说是中国教育学科的“自我觉醒”。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们听到了不少创建教育学派的声音,但鲜见创建教育学派的行为,有人干脆放言,真正的教育学派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而不是在书斋里“论”出来的。因此,情境教育学派的诞生,应该标志着中国本土教育学派的出场。
30多年前,李吉林根本就没有什么“学派意识”,更没有什么“学派立场”,甚至谈不上有什么“学术追求”。作为一线教师,她只是不满于“去情境化”的符号学习所产生的“惰性知识”,努力寻求概念和情境、知识和经验之间的平衡和联系,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第一批弄潮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了她的情境教育学派。近年来,她还从脑科学最新成果中寻找情境教育的理论支撑,增强情境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研究。
因而,情境教育学派的崛起,离不开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的参与、评述。但从根本上讲,应该归功于李吉林的文化情怀、实践智慧和理论创新能力,是她从一开始就将情境教育扎根于民族文化和教育实践的沃土,并以毕生的精力追逐她的教育梦想,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才逐步形成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与操作体系。目前,全国有1000多所学校正在践行情境教育思想,无数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情境教育的氛围中获得心智成长。
情境教学起初是一种教学方法,后来发展为一种教学流派,现在已形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教育学派。该学派以“情感”为命脉,以“情境”为基因,以“儿童”为立场,以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为主要架构。顾明远教授称情境教育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的教育思想体系”,认为其原创性来自李吉林作为一线教师的、始终拥抱实践的草根性,来自她扎根自身专业学科教学的实践性,来自她从事儿童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李吉林和她的情境教育秉持教育的本土性,同时又与世界教育改革大潮积极呼应,堪称‘蕴含东方文化智慧的课程范式,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
(作者单位系南通大学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