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仅为落实知识目标吗
开发资源、培植动力、落实知识、培养能力……都是课堂展示的意义与功能。针对展“对”不展“错”、优生冲在前、教师爱“救场”等现象,我们须思考展示为了什么?
现象
观察员:杜金山
为了知识目标得到落实,展示课上,很多老师只安排做“对”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大展示时,组长也总让口才好的同学冲到前面;课堂上一旦“冷场”,教师就迅速介入;这样就造成了课堂展示的几乎都是正确的东西。学生讲解的,也一如传统教师一样,滔滔不绝、无懈可击。为了完成目标,教师甚至舍不得给学生稍稍“焖”一会儿的时间。难道展示仅仅是为了落实知识目标吗?
我认为,展示至少有以下几项功能。一是开发资源。自主预习,新知与旧知必然会有冲突,这是很重要的学习资源。这种资源,只有通过展示,才能被开发利用。展“对”不展“错”,等于资源被埋没。二是培植动力。从个体上讲,展示瞄准了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成功,从而获取主动学习的动力。三是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落实知识。冲突后的学习,是真实的学习,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记忆牢固、理解深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对知识意义的自我构建过程。(作者系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
观点
@王国平:宽容“不漂亮”的展示
展示的过程不能僵化地回归到“学生当老师”,然后再造出“新瓶装旧酒”的传授模式。而是要把展示与讨论、评价进行互动组合,让展示的过程体现出为学习动力系统充电的效应。
遵循“高效必先实效”的原则,把课堂展示的过程落到实处、收到实效,首要问题是找准落脚点。找落脚点很简单,就是从展示的目的出发,反推到展示的操作。所以,我们首先要辨析的是,高效课堂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展示?继之可问:传统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算不算展示?高效课堂的展示仅仅是“兵教兵”吗?
其实,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并非重要,重要的是由此引发的思考。“课改的本真”告诉我们,展示环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和“想学”。由此分析课改中展示环节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小组展示是唯一的方式吗?事实上,现今的高效课堂中,小组展示确实被许多学校高度地模板化了,展示成为了“舞台”。岂不知“舞台”属于“优秀的表演者”,也就是被小组中的佼佼者占有,这不就是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吗?那么,小组中的学习“慢行者”,就很难登上这个“舞台”。所以,我认为展示不该叫作“舞台”,而应该是“平台”,是面向所有学生,体现学习公平的可表达学习心得的机会,不是制造“南郭先生”的教学误区。而且,有时不妨换一种方式,不以小组的方式展示,可否?
第二个问题:学生展示可以替代教师实现知识目标的落实吗?
一些课改学校的老师说,学生自学、群学后的展示真好,不用老师再讲课了。诚然,若与原来讲授式教学相比——教师退位,学生进位,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转变教师的角色是可圈可点的事。但实际上,这也是对展示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浅解。因为展示的作用绝非仅此,展示的过程不能僵化地回归到“学生当老师”,然后再造出“新瓶装旧酒”的传授模式,而是要把展示与讨论、评价进行互动组合,让展示的过程体现出为学习动力系统充电的效应。
第三个问题:可以允许展示错误吗?
不仅教师不喜欢让学生展示错误,小组的学生也是如此,总希望在展示环节表现出最美的“面孔”。但这恰恰违背了成长的原则,因为错误变成教训以及挫折砥砺成功是学生成长的基础。而作为课堂“导演”的教师和强势学生,在维护小组荣誉的名义下,吝啬地把后进生犯错误的机会剥夺了,这不科学。
基于上述,我就如何展示提出三条建议:
第一,教师有时为了引起“争端”,需要小组中的“学习弱者”参与,也需要宽容“不漂亮”的展示,让课堂返璞归真,用争辩完善课堂学习过程。
第二,不要拘泥于课堂展示的完整板块,要随机应变穿插评价、研讨等学习方式,让课堂充满活力体现自然。
第三,不要用知识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束缚展示,敢于放开展示,从课堂情感层面上把展示的功能拓宽。
(作者系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总校长)
@赵民轩:展示应体现自主学习的价值
课堂展示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学信息的反馈、学生资源的挖掘都离不开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收集学习信息为诊断补救做准备;充分质疑、释疑,让思考走向深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所谓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并解决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发展智力。那种注入式的“满堂灌”,没有给学生质疑问难、思考实践留有余地,对学生出乎意料的提问不理不睬或不置可否,这样不但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发展思维能力,特别是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有疑有惑,学生才有学习兴趣,才有进取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从“求疑”到“解疑”,进而做到创新、发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
课堂应当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好、中、差学生都要有展示的机会。因为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有所收获了,这个时候他的心理趋向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而取得成就感。如果此时不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就会挫伤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一个题目往往有不同的解法,通过展示自然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此外,通过展示,教师从中发现学生的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从而准确确定自己的讲点,即“以学定教”。
展示手段要突出激励点燃性特点。展示在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点燃学生的“表达情”,捍卫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不但要展现“合作”学习的成果,而且要展现个人的智慧风采,使孩子获得“成就感”。
展示拓展了学生合作学习和向同伴学习的渠道。展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动力。展示满足了人性的基本需求,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形式。展示最大可能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与才智,保障了学生有自信和有尊严地成长。
(作者系河南省尉氏县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
@本报特聘专家于春祥:从“知本”到“能本”跨越的六个台阶
新课堂的基本模式:“预习——展示——反馈”。展示是新课堂的核心环节。生命因展示而自信,课堂因展示而精彩。在新课堂实践中,展示这一环节普遍得到重视和强化,这一进步难能可贵。但是,具体研究这个环节,我们发现有“两多两少”现象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研究。即“做题讲题的多,动手操作的少;记忆背诵的多,创新拓展的少”。“两多两少”现象的存在,标志着课改依然在“知识本位”徘徊。如果说实现课堂模式的基本转型是新课堂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实现从“知本”向“能本”的跨越可以称之为新课堂的第二次革命。实现新课堂从“知本”到“能本”的跨越,笔者认为需要跨越六个台阶。
一、转观念。经常听有些老师抱怨,高考不改课堂怎么改?我们只能说这是抱残守缺的一种托词而已。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高考和中考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概而言之,最大的变化就是从“知识本位”逐渐变为“能力本位”。所谓“能力本位”,就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追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本。但是,纵观全国的课改,课堂上“知识本位”依然根深蒂固。评判的标准其实很简单:我们不妨将这类课堂归之为“三零”课堂,即“零自主”、“零合作”、“零探究”。传统“应试”的惯性,已经内化为不少教师的课堂潜意识,改变太难。亲爱的老师,纵然是“应试”,现在也强调“能本”了,咱总得服这个现实的理吧?别再老是“让我改,考不好咋办?”醒来吧!请思考,“改不好,该咋办?”
二、换目标。新课改主张“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全覆盖。主张流程各环节要具备“3W”:即“what time”(什么时间)、“what”(什么事情)、“what method”(什么方法)。三维目标本着“知识两三点,能力两三点,情感一两点”的原则来设计。这样做意味着知识的获取不再作为课堂学习的目的,而是作为能力和情感的中介,为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提供系统的实践空间。三维目标的系统构建是“能本”课堂的基础工程。
三、变问题。导学案设计应该实现从“试题化”向“问题化”的转型。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课堂的本质,课堂就是“基于问题的解决”。要实现“能本”课堂的转型,问题类型需要走向多元和创新。“知本”课堂其问题类型以呈现型问题为主,“能本”课堂则更注重发现型和创新型问题的导引。建议学校在导学案评价时将问题类型转型设计专项赋值评价。切实保障发现型、创新型问题得以落实。亲爱的老师,请在课堂设计过程中,经常问一问“我发现了吗?”“我创新了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