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是个人行为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然,尊重不等于盲从,更不是听之任之。课堂上总有好出风头的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也须做出及时的调控,或启发争论、思辨,或促进学生思想自由地交汇、碰撞、升华,以平等的对话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

  注重流程——学生竞技场,教师巧隐身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安排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抗争”。独学的过程是学生个体新知和旧知之间的对抗,若独自无法解决,可以寻找对子、小组进行帮扶,这时教师利用“二查”学情的机会,收集焦点问题,适时点燃团队之间作战的导火索。其间,教师不可急于抛出自己的答案,待学生集体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再来画龙点睛。不过,若所有小组都没有在该质疑的地方质疑,教师也可以站在反方,开展师生间的对抗,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优化效果——变个体为团体,化被动为主动

  能够主动提出不同意见的总是个别学生,多数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惰性状态。因此,在对抗现场经常会发现有部分坐山观虎斗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交互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切身体会挑战成功后的满足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之中。

  讲究策略——评价不能缺,时间有保证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调动整个团队“一致对外”,规范“对抗”的行为和语言等,这些都需要评价制度作保障。根据侧重,可以评选“质疑之星”、“最佳辩手”、“奇思妙想队”、“巧舌如簧组”等。而在组间对抗的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控也应纳入评价体系:讨论准备阶段,时间尽量充足;展示辩论阶段,时间尽量缩短。这样既保证质量,又避免学生因挣面子而跑题。

  (作者系河北省滦南县坨里镇初级中学教务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