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题”雷倒了谁 □ 魏 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今年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不久前纷纷落幕,结果成为最大噱头的竟是考试中频频出现的“雷人考题”。这些考题不但在考试中令考生抓狂,在考试后竟也雷倒一片。

  比如考题中就有“如何用蜘蛛网捕鱼?”“蚂蚁从10层楼上摔下来会不会摔死?”“生父母、继父母同时参加婚宴,该怎样安排座次?”“卡扎菲、金正日、萨达姆都是69岁死的,中国房产使用权是70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谈谈你对梵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看法。”2月中旬,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题“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更是被网友称为“骨灰级神题”。

  如此众多的雷人题目,难怪事后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而支持者与反对者更是吵得不可开交,叫好者称这打破了多年来一成不变的考题模式,让人眼前一亮。反对者则认为这根本不像大学招生考题,倒像是小学生的脑筋急转弯,用来考受过12年教育的学生,有点“杯具”。

  面对众说纷纭的雷题现象,我们不妨先放下自己的成见,也来一回穿越,回到80年前,重温一下当年的“史上最牛考题”。那就是1932年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出现的“对对子”试题风波。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题由时任中文系教授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命题,出乎意料的是题目很简单,除了一篇命题作文外,就只让考生对一副对子,上联也只有三个字“孙行者”。

  此题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京津两地报刊连篇累牍刊登论战文章。竟使得这次“对对子”考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也迫使陈寅恪先生不得不在两周后接受北平《世界日报》的采访,为出题的缘由解释一番。在陈寅恪的学术生涯中,可谓平生仅见。

  所幸的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当年陈先生就此事的回应文章,得以一窥这雷人题目的缘起。

  在陈先生看来,以对对子为考题,绝无作秀或噱头之嫌,而是确能考出考生对国文文法和中国文字特点的认识。“实在是一种最根本、最方便、最合理的测验法”。陈先生还一一指出了对对子所考查的能力要点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即“(甲)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有不能者,必不录取)。(乙)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及格条件)。(丙)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丁)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可借以选拔高材之士)。”并附有相应的得分范围。至于有媒体要求公布标准答案,陈先生认为“不必发表余所对,有‘故意给人难题作’之嫌矣”。但却把考生中答得较好的公布了出来,即以答“王引之、胡适之、祖冲之、韩退之”为较佳。

  此后,陈先生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一文中更从这次考试的阅卷经验和感触出发,谈到了考试出题的原则:“出题方式应与过去易趣,求其形式简单而含义丰富。……能于阅卷定分之时,有所依据。……可使应试者,无甚侥幸。……阅卷者良心上下不致受特别痛苦,而时间精力俱可节省。”

  事后,不少学者在回忆这次考试时都认为,这种简单的题型,能难住一般的考生,却是考出尖子生的办法。据知,当年对出“胡适之”的考生,后来大多成为了知名学者。如北大中文系教授周祖谟、北大数学系主任段学复、中国社科院张政烺研究员等都是当年的考生。

  而闹笑话的考生也大有人在。有记者事后搜寻考卷,看到有考生对下联“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的,还有人对“我来也”。最可笑的是,竟然有考生在“孙行者”下大书“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可见“情急胡诌,窘状可想”。

  可见,80年前的“雷题”其实并不雷人,完全是一次严肃的尝试,可惜因种种原因未能延续下来。不过从陈先生的几次谈话可知,出题者是颇费了一番心血的。陈先生在肯定了这种趣味试题的同时,也提出了命题的原则。其实,归结成两句话,就是“形式简单含义丰富”、“定分之时有所依据”。形式虽似游戏,必能考出学生的真知,评判看似随意,必有拿捏严谨的尺度。

  以此为标准,再来看今年的雷人考题,似乎做足了吸引眼球的表面功夫,而考题本身的内涵还有待提高,不得不下个“形式固然可喜,内容尚需改进”的评语了。比如在记者采访时,一些高中教师就表示,看不出这些考题考的是什么知识。参与命题工作的一些高校教授也表示,很多题目都是没有答案和评判标准的。

  当然,今年的雷人试题都是出现在面试中,毕竟不像笔试那般严谨。但是,作为高校招生考试,在今后这类灵活考题出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下,命题者还是应有所思考。80年前陈寅恪先生的“形式简单含义丰富”、“定分之时有所依据”仍不失为这类趣味试题的命题原则。否则,雷人试题今后雷倒的恐怕不仅是考生了,而是反过来雷倒了高校自己,那就真成了考试的“杯具”了。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