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12-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平均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简单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由原来的2组数据改为现在的1组数据,更注重学生从数据中获得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体现了数据分析作为统计核心的理念。

    本节课教学采用“观试论问”教学模式,即观察分析——尝试解决——论证交流——质疑反思的学习策略。

    首先,创设情境,观察分析。以记数游戏为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生生、师生交流,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在本环节,借助动态、紧张、趣味横生的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在亲身经历中思考哪个数字可以代表自己记数字的水平。有的学生认为是第一次的数字,因为第一次自己对游戏不熟悉,记住数字的个数是个最小值,所以一定可以代表自己记数字的水平;有的学生认为是记住最多的数字,因为这是自己的最高水平,可以代表自己记数字的水平;也有学生觉得代表自己记数字水平的数应该是介于两次记数游戏结果中间的数。在充分交流中,学生面对淘气记数字游戏更多的数据情境时,水到渠成地思考“平均每次记数数字7”可以代表淘气记数字水平。

    其次,尝试解决,探究新知。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等多种方式尝试解决核心问题:7是怎么来的?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活动,运用不同的方法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发现无论怎样移与摆都是为了使原来几个不同数据变得均匀,变得同样多。运用计算的方法,事先求出淘气5次记住的总个数再平均分,求出平均每次记住7个数字,也是将这组数据变得均匀,变得同样多。

    再次,论证交流,深入理解。通过生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移多补少”“求和均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探讨平均数是个什么样的数,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从而强化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以新课程标准为引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牢牢把握课程内容的核心知识点,无论是“变个魔术”的兴趣调动,还是利用触屏白板的“移多补少”操作,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人机、生生的极强互动。

    最后,生活应用,质疑反思。我还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在解释含有背景的平均数的意义时,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在课堂生成中,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平均数举例不太充分,举例中一定程度上以数据为核心,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对于生活和学习中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平均分”、唱歌等比赛时的最终得分计算方法等情境均不熟知,可见数学学习还存在“算”与“做题”的倾向。所以,根据课堂生成我相机进行了在生活中获取信息,悉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引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习的秘密”落实到课堂,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掌握方法,形成思想,最终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