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背后看智慧 □ 本报记者 冯永亮
近几年,宁致义和他所在的山西新绛中学,因为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声名日隆,各地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4月中旬,记者一行来到新绛时,正值山西某县县委书记亲自带着辖区内的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新绛中学学习,这其中的许多人来过不止一次,但不少人向记者反映,新绛中学“变得太快了”,每次来都有不同的看点。“上次以展示为主,下次就变成强调自主,再来两次,他们又开始重视学案教学和导师授课了。”一名来过新绛中学4次的校长抱怨道,我们希望学习到成熟的模式,回去后马上能够应用,但现在有点无所适从了。
对此,宁致义颇有些不以为然,“变才是对的,这意味着我们一直在探索,以在路上的姿态检验我们的改革是否正确”。“不要只学我们的模式、形式,要学本质。什么是本质?本质就是陶行知说的‘教学做合一’!”面对不解的学习者,宁致义会一次次重复他的主张。
来参观学习的校长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抱怨,说到底,还是他的内心深处,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哪怕不得不变了,他也希望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以某种固定的模式应对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们须知,应对变化,敢于变化,需要深广的智慧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具体到教育上,需要教育者具备完整的深广的知识和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习得,需要他们自身的养成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者必须养成应对各种未来变化的能力。
否则,一旦没有了现成的模式或者经验可以遵循的时候,该往何处去?这就考验着教育者的综合性智慧,这种智慧不可能从狭窄的学科训练或者单一的教育学学习中获得,必须从根本上理解何谓教育、何谓人,也就是回到人学和教育的本质去综合思考。
还是让我们回到新绛中学的改革,如果你多下点工夫去了解,就会发现,这是宁致义在经历大量的教学实践,辅之于系统的理论研究,才逐步推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他读杜威、读卢梭、读苏霍姆林斯基,甚至读爱因斯坦……并经过10年持之以恒的课堂教学实验,才形成的改革思路和不断深化的教育智慧。遗憾的是,反观现在许多的教育者,他们已经抛弃了这条教育智慧养成的路径,甚至完全失去了对获取这种百科全书式智慧的向往。他们认为,懂一点教育,懂一点管理,会驾驭教师或学生,能说会道,就足以当一名合格的教育者了。
但是,这样的教育者,“一般只具备处理现实的一点能力,却无法拆解现实、改革现实,也就无法想象,更不必说打造未来”。如果我们的教育到处充斥着这种等级的教育者,我们又怎能奢望他们去改变教育,改变学生,让我们的民族走向更好的未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