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实录让民间故事“活”起来
教学背景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特别开设了《民间故事》板块,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故事中充满浪漫传奇的色彩。本节课,教师把教学思路放在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故事,初步认识民间故事的概念及民间故事的来源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进一步了解“故事”,为以后编写故事做好铺垫。 教学实录 ?激趣导入,了解民间故事 师:同学们,如果有客人从外地到我们深圳宝安游玩,你会推荐客人去哪里走走? 生1:海上田园。 生2:红树林。 生3:羊台山。 师:是的,刚刚同学们推荐的地方很有代表性,下面我们看看深圳八景是指哪些?(欣赏图片)其中有一处就是咱们宝安的风景,名叫“羊台山”,你们知道羊台山的来历吗? (学生摇头)。 师:让老师告诉你们吧!(教师讲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别人告诉你的。 师:故事就是不断由上一辈的人讲给下一辈的人听,通过大家的口耳相传,就在老百姓中流传开了,这样的故事我们称作民间故事。(板书:民间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景和物,让学生走进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故事“口耳相传”“民间流传”的基本特点】 ?民间故事赏析及分类 1. 地名的由来。 师:老师带来两个小故事,谁来读一读?(出示简缩版《西湖》《日月潭》) (学生读故事) 师:同学们,读完故事有什么发现? 生1:有趣。 生2:好神奇! 生3:这两个故事都在讲地方名字是怎么来的。 师(总结):大家真会读故事!有一些民间故事就是介绍各个地方的由来,所以我们外出旅游时,眼睛要看,耳朵要听,你就会发现处处留心皆学问。(板书:地名由来) 2. 习俗的由来 师:还记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吗? (学生背诵古诗) 师:你们知道重阳节有什么风俗吗? 生1:喝菊花酒。 生2:插茱萸。 生3:登高。 师:是的,这些都是重阳节的习俗,关于这些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师讲《重阳节习俗故事》) 师: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大家说说看。 生4: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 生5:过年要守岁,给压岁钱。 生6:中秋吃月饼。 师:是的,许多民间故事跟我们的习俗紧密相关,可以把这类故事归类为——民俗传统。(板书:民俗传统) 3. 动植物的故事 师:在老师小时候,男孩子都有一个魔法“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女孩子喜欢嘴里边念着“跳皮筋,我第一,马兰花开二十一”。跳着皮筋,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都有“马兰花”。 师:是的,这里边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马兰花的故事》。 (学生快速阅读) 师:这个故事最令你难忘的是什么? 生1:魔法。 生2:马兰花。 师: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比如《含羞草》《牵牛花》《布谷鸟》《红眼睛的兔子》等,我们一起归归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板块式教学,由浅入深,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民间故事,并通过教师讲解—故事比较—学生猜测等方法,师生总结归纳出民间故事种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质疑、争辩 师:刚刚我们读了那么多故事,你认为民间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生1:是真的,里面有一些地方我还去旅游过。 生2:我也觉得是真的,里边的人物是有真实记载的。 生3:我觉得不是真的,故事是想象的。 师(总结):有些民间故事完全是虚构的,有些民间故事的真假还无法考证,有些民间故事有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地方、真实的事件,是真实的,但真实的事件也一定会有夸张、虚构的成分。所以,送给大家的第一句话——不要对每个故事都信以为真。 师:古人造字是很讲究的,大家猜猜这个是什么字? (学生摇头) 师:大家看这个字,左边:上边是绳子,下边是嘴巴。 生:古。 师:古时人类没有文字、没有电脑,只能靠结绳和嘴巴来传递信息,绳子加上嘴巴就成了“古”,表示旧事、陈迹。 生:那古迹就是古代留存下来的遗迹。 师:是的,真是小哲学家。同学们再看看右边是一只手拿着木杖敲打,这个字就是“攴”,表示:驱使、敲打。“故”字反文旁就是从“攴”字演变过来的,所以许多反文旁的字都跟驱使、敲打、进攻动作有关。大家想想有哪些反文旁的字。 生4:攻、政。 生5:收、敢。 生6:教。 师:“故”就是表示经过敲打后古事、陈迹还能流传下来是有原因的。刚刚同学们讨论,民间故事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无法考证真假的,那为什么民间故事还能流传下来,大家都愿意听呢? 生7:故事让人开心。 生8:故事很有趣。 生9:故事教会我们许多道理。 师:是的。所以,老师送给大家第二句话——被人重复的故事一定是好故事。 师:有同学问老师,我们能自己编故事吗?要编故事还要好好学习这个“故”字。写好故事要做到两个“故”:一要有缘故,编一个故事必须先构思这个故事的缘由,大家想通过故事表达什么。二要有变故,就是故事有曲折,要有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古人最喜欢一波三折,最终才能成为好故事。 师:老师送给大家最后一句话——故事永远是旧的,也是新的。最后,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走进民间故事,甚至能成为一个民间故事大家,老师对你们有很高的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平等的对话空间,让学生思考、分析,辨别对与错、是与否;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通过身边的景点羊台山的故事展开,让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特点“口耳相传、民间流传”理解比较到位;在认知故事来源类型时,学生刚开始接触到这个问题比较难理解,通过几个故事的归类,慢慢学会自己总结归纳,能够看到故事的题目大致猜到这个故事的来源或类型,激发学习兴趣;围绕“民间故事是真是假”“为什么民间故事能传下来,大家都愿意听”“我们可以自己编故事吗,怎么编”几个问题深入探讨,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观点在不断碰撞,对民间故事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教师讲得较多,许多内容必须在教师引领下层层推进,而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趣味性的,许多学生想把自己觉得有趣的故事讲给老师和同学听,但限于时间,只能满足有限的几个学生。 教学中,讲的故事有缩编版的,也有详细情节,详略穿插其中,就是希望学生学习后根据不同的需要来讲故事,可长可短,“按需分配”。但教学后也在思考,当学生学了一些方法后,如果能让他们动笔写一写,效果也许会更好。 (作者单位系深圳市宝安区新安湖小学)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