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笔记让思维贯穿历史课堂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使核心素养落地,走好“最后一公里”?北京市潞河中学教师赵卫峰的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在素养的落实上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通过适时讲述,设置问题,逐层推进,于重点处突出核心素养,最后宏观提升,价值观引领到位。 史实有趣。兴趣是历史学习的敲门砖。本课的有趣之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深奥的原理。比如,牛顿最著名的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赵卫峰介绍:“万有引力定律不是牛顿观测到的,而是用数学的方式推导出来的,数学讲究精确性,这是一种当时易被人们接受的方式,作者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哲学的整个困难看起来在于:从运动的现象我们研究自然界的力,然后从这些力我们证明其他现象’。牛顿从研究现象出发,然后经过实验和数学的论证方式得出结论,用这个结论在实际中验证。”赵卫峰用几句话就把数学、哲学、物理之间的关系介绍得清清楚楚,历史味很浓。二是以典型的图像细节感知历史。讲牛顿的大学时代,赵卫峰用了剑桥三一学院亨利八世的塑像,他头上的王冕是权力的象征,左手的十字架说明宗教的影响,右手拿的原是一把权杖,后来换成椅子腿,体现从君主权威到崇尚自由的变化。这些细节加上质疑苹果落地的故事,无不引导学生感知历史。 素养突出。历史学科素养包括时空思维、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等,而素养的提升及能力的训练应在重点部分落实。本课的重点是牛顿取得的科学成就以及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和影响。对于牛顿取得的成就,赵卫峰把牛顿的一生总结成大事年表(共12件事),让学生依据大事年表按数学、天文学、光学、力学领域进行分类概括,既培养了学生的时序意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分析牛顿取得科学成就的原因和影响时,赵卫峰注意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多角度思维,引导学生知道按政治、经济、思想、科学、个人等多角度分析原因;二是微观与宏观、个人与整体结合,把牛顿的一生放在当时大的时代背景下来看,教师制作牛顿生活的时代英国大事年表(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航海条例》颁布、洛克的启蒙思想、工业革命等12件事),学生根据英国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从中找寻政治、经济、思想、科学、个人等原因,将人物史与英国史对照比较,纵向突出时序性,横向由点到面,使人物史的学习有了宏阔的视野。 价值引领。杰出历史人物往往有卓越的品质,但也有一些不足,教师要给予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在分析牛顿取得成就的原因时,赵卫峰指出了他善于思考、勤于探索、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研究方法等。对于牛顿晚年沉迷于宗教研究一事,如何处理呢?赵卫峰投影显示以下文字:“牛顿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有学生问:“牛顿对科学有极大的兴趣,那又是怎样形成他迷信的一面的?”还有学生问:“通过牛顿早年的研究证明的理论学说,可以看出他崇尚物质,是唯物主义者。那是什么使他到了晚年转而相信上帝,变为唯心主义者?”赵卫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牛顿晚年沉迷于宗教一事,同时辩证地指出:牛顿的不足与他生活的大时代有关。17世纪的西方,宗教才是正统思想。牛顿出生成长在一个基督教的社会环境中,而且牛顿确从《圣经》中提取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当时许多学者认为只有科学研究才能产生虔诚的宗教美德。 于平实的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多角度思维、归纳概括思维等训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学得来、用得上,这是本课给我的最大启示。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丰台二中)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