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片新天地 ——辽宁省锦州市“走校式”交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 林 樯 林颖梅 庞 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对于区域教育发展来说,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但目前各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抓住教师这一核心教育资源,创新资源共享形式,走出一条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新路?辽宁省锦州市采用教师“走校式”交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流水的兵”更能带来新思想。

  “走校交流就是让各校实现共赢的平台,比如十二中李静老师的探究式教学尝试,一中王敏老师、八中于玲老师的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八中关维老师、牛娜老师考前的提纲挈领式有效复习等,至今想起来,都让我们眼前一亮……”辽宁省锦州市第五中学英语教师崔月虹谈起当地教师“走校式”交流工作时,滔滔不绝。

  据锦州市教育局局长李培忠介绍,该区域教师交流由“驻校式”转变为“走校式”,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最小化成本赢得最大化效益,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4年来,锦州市的教师交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走校式”交流有效地促进了优秀资源的共享。

  “驻校式”交流遇瓶颈 催生新形式

  2006年、2007年,锦州市两次进行了“人走关系动”的“驻校式”教师交流工作,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对口交流,交流时间为3年。实践中,锦州市教育管理者们发现,这种交流方式存在明显弊端,该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春峰表示,“一是财政没有投入,交流工作无经费保障,交流教师待遇得不到保证;二是交流的优质学校有阻力,好教师走了,安排课程和班主任有困难,家长意见大;三是被交流的优秀教师不愿意去,即使去了也没有责任心,个别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驻校式”教师交流工作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问题?李培忠分析认为,“以往的教研活动,基本上是以校内教研为主,以大型会议式观摩课教研为引领,这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固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研活动更需要有所创新。”面临课改新形势,李培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包括“驻校式”交流在内的多种教研形式的困境:“外出学习,费用较高;举办大型观摩报告式教研,轰动效应好,到会者实际收听效果不尽如人意;校内教研交流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

  2008年,骨干教师“走校式”业务交流活动在锦州市开始实行,管理者们希望充分利用当地新课程改革中形成的各类骨干教师队伍,让他们到外校上课,组织评课、研讨,实现优秀师资多校共享。

  锦州市第十八中学教师佟静道出了参与“走校式”教研的新感受:“平时的校内教研,就如同做一顿家庭晚餐,参与的对象是彼此都比较熟悉的同事,时间久了重视程度就减弱了;而‘走校式’校本教研却如同为招待远道来的客人而准备的大餐,要下功夫拿出自己的‘招牌菜’,呈现自己更为精彩的一面,使前来学习的老师真切地感到不虚此行。”这正体现了“走校式”交流的宗旨:共享优质师资,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

  “走校式”交流有实效 “三四五”模式形成

  锦州市“走校式”教师业务交流开展以来,成效显著。当地组织者不断提炼总结,形成教师交流的“三四五”模式。

  “三”即教师业务交流分三个层次:“走校式”市级交流、“结对式”校际交流、“拜师式”校内交流;“四”即有四种教学荣誉称号的人员参与业务交流: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学新秀、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中心组成员;“五”即交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班级管理和校本教研等五个方面。

  “走校式”市级交流,即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统一组织教师到各学校上各类公开课,统一组织各科教师到有交流课的学校听课、教研的方式。锦州市第五中学教师王娟娟回忆起自己的“游学”经历时说:“那一年去听实验学校郭寻梅老师讲授话剧《茶馆》,现在想来仍觉满口茶香。在授课之初,郭老师便指导学生在黑板上画好了茶壶、茶碗,更挂好了那意味深远的条幅‘莫谈国事’,于是清末民初的景致悄然生成。在这样的景致下,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堂堪称绝妙的文学作品赏析课……”

  “结对式”校际交流,即按照各学校自愿原则,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成对子,城乡学校间实施“手拉手”帮扶工程。“近几年,我多次参加县里的‘送教下乡’活动,第一次下乡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被农村教师那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感染了,那节课完成得很精彩。从那以后,再接受‘送教下乡’的任务,我也有更大的动力。”义县南关小学教师郑跃囡说起自己送教的感受还是很感动,“农村教师的勤奋好学,学生的质朴纯真,不也是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的吗?”

  “拜师式”校内交流,即由校内教师新老组合、强弱组合,拜师学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李培忠还介绍,教师业务交流的模式既固定,又有变化,体现了交流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市级交流、校际交流和校内交流3个层次基本不变,交流人员与交流内容每年都力求有所变化。2010年,锦州市教育局采用了“三五七”模式,交流人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市级教学能手”,交流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辅导与作业”、“考试评价”,并用“大型活动”更替了原有的“校本教研”内容,目的是让更多人参与交流,让更多人学到更多的教育教学经验。

  锦州四中的生物教师毕永华谈到自己的感受时,曾评价说:“‘走校式’教师交流活动,交流的不只是一节课或一次教研活动,而是一种理念;影响的不只是几位教师或几个学科,可能是一个学校或整个地区。”

  如何真正地让活动影响整个地区?锦州市下属的各区县教育管理部门,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凌河区文教局创建了以“走校式”教研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讨周活动。研讨内容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统领,以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为主要方式,同时还包括案例研究与教学叙事、名师教学行为研讨、同课异构、反思教学研讨会、教师论坛、教育沙龙、主题开放日活动、小课题研究散发魅力等方式。

  义县教育局提出了建立高效课堂实验校的举措,将九道岭小学和七里河初中两所学校确定为第一批实验校,在“走校式”交流中,实验校也激发了其他学校参与课堂教学教改的热情,先后有7所小学、5所初中参与到了第二批锦州市高效课堂实验校行列……

  为了让教师交流更有效,市教育局要求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包括市级、校际、校内交流课)不少于40节,并做好听课笔记,作为教师期末业务考核一项内容。同时建立了“走校式”教师业务交流的考核评估制度和激励制度,把交流工作纳入学校年终考核指标,并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

  “走校”亮点纷呈 贵在“双赢”

  据了解,锦州市在学校之间开展的“走校式”市级交流活动,每次历时40余天,形成了“天天有公开课,周周有教研”的良好局面。

  4年来,锦州市有骨干教师等各类教学荣誉称号的218名初中教师中,已上过交流课的教师为174人,占总人数的80%。仅市直属学校(不含县、区),就交流公开课300余节,听课人数达2万人次。校际间先后有19所初中结成交流对子。每个结对学校都能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辅导与作业、考试评价、班级管理、大型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每个结对单位都能定期总结,真正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拜师式”校内交流在各校铺开较早,现在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走校式”交流中,所有公开课都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法运用得体、不拘一格。

  良好的交流效果也引起了各学校的热烈反响。承担上课任务的学校,克服诸多困难,热心为听课教师服务,有的学校购置了多媒体教学工具,校长等主要领导亲自指导上课教师备课,为交流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同时,各学校校长也非常珍惜学习机会,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听课,回校后进行集体教研。这些既是“走校式”交流工作的要求,更是其产生的积极效果。

  认真对待、真心负责,很多教师都对“走校式”交流有深切的感触。黑山县新立屯中心小学的教师黄天永说:“由于路途很远,每次下乡都很辛苦。特别是冬天出发时,天还没亮,有时早饭都来不及吃,到了学校就上课,课后和老师们一起教研……教研的氛围很融洽,也很轻松,我们的距离拉近了,老师们都把我当作好朋友。更令我欣慰的是,去年春节,我收到了100多条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每一条我都仔细阅读,并且都一一回复,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凌海实验学校的教师陈庆娜说:“交流中最大的感受是在环境的变换中获取了自身巨大的发展,具体来讲,就是为了适应环境,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人格素养、教学能力,获得了最大的生存与发展的锻炼。”陈庆娜回忆说:“2008年,我被指派到凌海市白台子乡中心小学交流半年。我带领孩子们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带领老师们研究教学,推行集体备课、改进课堂结构……记得三年级《分桃子》一课,讲除法竖式教学的算理理解,我把抽象的道理和直观的演示结合起来,学生理解水到渠成。老师们惊喜地围着我说:‘就知道难在哪,可不知道怎样解决,原来可以这么上课’。那一刻,我的喜悦与满足是充盈的……”

  不仅如此,“走校式”交流还促进了学校的校本教研发展。各学校都以交流课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进行认真总结、研讨。新授课、复习课、考前辅导课、理化实验课、动手操作课、解难答疑课等不同课型,满足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帮助尤为显著。

  凌河区洛阳小学教师张鹤龄,谈起自己参加交流活动后的思考和收获时表示:“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改变语文教学‘投入多、收效少’的现状,怎样让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交流让我大开眼界。我发现,真正想创设高效的课堂,就应该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张鹤龄说:“对于本身就包含着美感体验的语文学科来说,只有让其教学过程充满人文的气息,才能让孩子充分发现并欣赏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并从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丰富人文素养,激发创造潜能。”经过不断探索,张鹤龄渐渐地形成了“读、品、辩、悟”的教学模式,不久前她的公开课《麻雀》,赢得了满堂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