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也有春天 □ 梅洪建
不可否认,公办学校的“待遇”丰厚,公办老师的优越感也愈加明显,而在民办的老师们就仿佛成了山谷里的野百合。其实,野百合也可以有春天。
突围的途径是无欲
2000年8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就满怀激情地走进了民办学校的门,因为那时的认识是“公办已死,民校当立”,因为那时的理想是“我要在短期内成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可是,理想的丰满永远取代不了现实的骨感。没有名师的引领、缺少外出的交流、少有参赛的机会等等,一个个冰冷的现实使自己的理想逐渐减肥,我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之中。于是就想在禅言佛语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一日,读到了这样一个公案: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吃饭”、“睡觉”,这不就是最常态的生活吗?就是因为我们在工作的时候玄想明天,而不去走好脚下的路,所以理想的花只能在每天的玄想中逐渐凋零。
而走好脚下的路,才能自然到天涯啊。
就是这个公案,改变了我对成功途径的看法,将我逐渐从绝望中拉了出来。我告诉自己“突围的途径是无欲则刚”,只要埋下头把课备好、上好,把班级带好,我就一定能走得更远。
于是从此开始,我认真阅读李镇西、余映潮、王荣生、王尚文、李海林等名师大家的语文著作,认真去研读每一个文本,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我不去关注成功与否,就看自己的课堂设计是否成功,自己的课堂效果是否良好。而就是在这样的默默前行中,我竟然先后多次获得了学校课堂大赛的一等奖和特等奖。也因为自己对课堂的思考、实践和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思考,我在踏入中国语文教育资源网的第一周,就被任命为了“课例研讨”版块的版主,拥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可以和当时的网络明星,而今的教育名师李镇西、干国祥、魏智渊、焦美玲、万玮等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也促使我更加广泛地去阅读教育、美学、哲学、历史等书籍,不断地去丰厚自己的学养。
记得那时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让我坚定了做一个好老师的信念,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让我明白了人性的高贵和教育的神圣,读宗白华让我明白了美,读冯友兰让我懂得了智慧……后来就有了2004年我的第一篇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而也正是这篇文章的发表,使我这株民校里的野百合绽露了自己的花苞。之后我的课堂实录《浴火中重生》入选了《中国著名语文教师的课堂细节》,评李镇西老师《致女儿的信》入选了《镇西茶馆》等书籍,并且有多篇文章在《班主任》《现代语文》等杂志发表。也因为带班成绩突出,被提拔为学校的副校长,并被很多兄弟学校邀去“传经送宝”。
真的,走好脚下路,自然到天涯。就是因为对脚下的课堂和每一个孩子的关注,使我先后收获“全国录像课大赛一等奖”、“全国中语会优秀试验教师”等沉甸甸的成果,并且在2008年获得搜狐网“高考作文猜题第一人”的美誉,赢得了多家新闻出版单位的关注,先后主编了《高考写作冲刺与升格》等多部书籍。再后来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最大的幸福是自由
2007年之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办教育在中国大地上逐渐式微,还记得任靖玺先生那本《教育炼狱十年》,读了让人触目惊心。与此同时,公办老师待遇大幅度提升,“回归公办”成了大多数民校教师的选择。
“你是适合民校的,因为民校相对自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告诉我说。或许是吧,于是我就继续走在了民校的道路上。
“民办学校改革不一定有出路,但不改革一定没有出路,因此,你有多大的本事,我们就会给你多大的舞台,你的翅膀有多强劲,学校给你的天空就有多广阔。”
这是我的前任教学副校长樊瑞先生说过的话。它代表着很多民校决策者的心声,也在某种程度上诠释了民校里自由空气胡来源。对于一个有想法和追求的人来说,能自由地呼吸就是最大的幸福。
因为有这样一种空气,我可以自己海阔天空地去设想自己的教育之路,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教育教学中试验。
于是——
2002年,开始跳脱“管理”的“建设”班级试验,坚持4年的试验让我带班成绩斐然,2005年起就开始多处“介绍经验”;
2003年,我在做学校的语文中心主任的时,参与设计了语文“小三联”课堂模式,打破传统45分钟课堂结构,实行“10+90”的大语文课堂模式;
2004年,独创“二预案式”备课模式,将“文本解读、预案研讨、课堂试验、二预案研讨、课堂在试验”五步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老师们的业务水平;
2007年提出语文课堂的“三维”教学,将“学会思考、学会写作、学会做人”作为语文课堂的“三维”,将思维品质的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突出位置。
2008年起开始语文文本与写作发展层级之间的思考,想构建一套完整的中学写作教程。同年也开始跳脱“建设班级”或者“自主管理班级”模式,开始了“培育-发展”班级理念的构建;
2009年起,在所带的班级全面试验“培育-发展”班级理念,同年出版专著《绽放每个生命》,并完成《给梦一把梯子》写作教程三部曲的书稿。
2010年5月起,“培育-发展”班级理念的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并开始了在《教育时报》推出“重塑带班理念”长达18个月的专栏。同年出版《给梦一把梯子》三部曲。
2011年高考,所带曾经是学校最差的班级,完成了100%上本科的梦想。万玮老师说,“小梅,你创造了奇迹”。其实,我想说,是民校的自由风气成就了这个结果。
2011~2012年,很荣幸先后被《福建教育》《中小学德育》《中国教师报》《班主任》等多家媒体推介,并且成为《班主任》杂志的封面人物。全面反映“培育-发展”班级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专著《班主任的本位与突围》也即将出版。
在要求服从和整齐划一的环境里,你会有这些试验的田地吗?还会有这些收获吗?我不敢想像。
什么是幸福?绝对不是物质的丰满,而是拥有一片可以让自己的思想飞翔的天空,是拥有一片可以让自己坚实走路的大地。12年的民校路程,让我呼吸畅快,收获殷实。
我是个幸福的人!
人生的意义是奉献
2011年,在“全国三大班主任之一”、《班主任兵法》作者万玮老师的邀请下,我加盟了他所在的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平而不庸、和而不同”是这所学校的基本文化。在这里,我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名声,名声这东西就如沙滩上的脚印,一次涨潮就可以消失殆尽,关键在于你的价值,你给别人和社会留下了什么。”一个早晨,德高望重的龚德辉校长如是对我说。
确实,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我。一个人如果被名利羁绊了脚步,那么就注定了是悲剧。
于是,和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如万玮、郑学志、陈晓华等等组织了“班主任尖峰论坛”,用沉静的心做教育的事业。
李镇西老师曾经在《浮躁之外的沉静》一文中说:“这是真正的‘论坛’。这里几乎随时都有老师在研讨,他们讨论的大多是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或交流各自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有时候有了什么收获,也到这里来让更多的人分享。从年轻班主任的讨论中,我感到了这是一群富有理想主义情怀却脚踏实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育者,无论窗外如何喧嚣,他们总是守着一颗朴素的心,实践着研究着交流着分享着点点滴滴的教育。”
这是李老师的赞誉,也是我们的坚守。
我告诉自己,“什么是幸福?那就是到老的时候摸着自己的良心——这辈子没白活”。因为这种信念,我数十上百次地参与到各式各样的教育公益活动中去,愿意将自己的思考无偿地与朋友分享,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唤醒更多的人关注教育、实践更美好的教育。在此过程中,也丰富了活着的意义。
默默地耕耘一亩田,静静地守住一隅心,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请别忘了,寂寞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平和双语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