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课堂而生 □ 本报记者 郭 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09年冬天,山东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山东兖州一中原校长杜金山、河北沧州派尼学校董事长张润军,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坐在供暖不足的会议室中,共同论证一份周刊的定位与发展方向。邀请他们出谋划策的是现任编辑部主任李炳亭。当时,这3个人分别代表着小学、初中、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

  那天的论证会从午饭后一直持续到街边的路灯亮起才结束。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贴近一线,如何在每期的栏目中呈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性。

  2010年4月,《现代课堂周刊》与读者见面。它的问世,标志着新课改理念找到了行走的路径,标志着课堂教学改革的田野研究成果,标志着课堂是破解教育问题的根本。它,为课堂而生。

  如今,这份新锐周刊迎来了第100期的出版。

  两年零五个月,以“建设新课堂”为使命,秉承行动主义精神,它从关注课程到关注课堂,从关注“教”程,到关注“学”程,从关注“形而下”的课堂技术细节,到关注“形而上”的对人的认识。它推动了新课改在步入深水区之后,第二次破局的可能,同时也见证了“第一代课改”到“第三代课改”的发展史。

  周刊与书引领课改

  《现代课堂周刊》被一线教师誉为“课改说明书”,通过读者调查了解到,最能体现“说明书”作用的内容要数“问题”和“方法”两大版块,即《问道》与《课堂现场》栏目。

  “问题”版块贵在“问道”,追问课堂的本质是什么,课堂的价值在哪里?追问课堂到底拿什么献给学生?突出焦点、观点和问题点。“方法”版块重在解读,以第三只眼寻找开放型课堂,客观呈现原生态的课堂教学实践,权威解读一线的课改智慧,传播有价值的课改思想,放大可资借鉴的课改方法,突出看点、要点和借鉴点。

  周刊通过尝试这种“问题解决式”的选题呈现方式,发现了一批从课堂成长出的新教师、新校长,也发展了一批深耕课改的教育同仁,他们把周刊视为教师专业培训的重要资源,收集、整理,学、研、用、评。

  很多订阅《中国教师报》的地市(县)教育局,在进行教师培训时,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围绕周刊的内容进行讨论,结合实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郑州市二七区政通路小学一位教师在博客中说:“《现代课堂周刊》给了我很多教学策略的引领,比如使用电子白板的策略、课题研究的策略、小组建设的策略、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等,我把这些策略抄在笔记本上,内化修缮成自己的策略方法。”

  每一年,我们将周刊的选题归类,进行二次编辑,《问道课堂:高效课堂理念与方法的26个追问》、《问道课堂:现代课堂的常识与行动》作为周刊的“选秀”版,连续两年以书的形式献给读者,几次再版,供不应求。

  郑州市金水区教师张韫在读后感中说:“从事教育一线工作9年来一直被一些问题所困扰,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怎样的学习是高效的学习?我带着这些问题读了《问道课堂》系列丛书,多年来困扰我的问题在大脑中逐渐变得清晰。”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副校长蔡明生外出培训的时候,都要随身带上《问道课堂》,中午休息的时候,独自静静地研读。

  更有教师将书扫描转换成PDF格式上传到网络上,与更多的课改教师共享。

  从周刊到丛书,媒介的转化使资源效应最大化,也为读者的“高效阅读”提供了便捷。

  推动课堂“升级换代”

  周刊连续在三个年头的节点上对课改走势做出过思考性的判断:2010年,课改走进“模式年”;2011年,是“学生主体年”;2012年,则是“教师角色年”。

  回顾10年课程改革,它为课堂教学改革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成共识,“教”为“学”服务的教学关系没有争议,一线学校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课堂教学。

  周刊诞生于“模式年”,曾经发布的“10+35”模式、“271”模式、“循环大课堂”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等成功的课堂教学范式不断涌现,这些成果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转化为可实操的方法,为那些苦于找不到改课方法的教育者注入了希望和信心。

  但是,模式的出现,也令许多一线教育者感到困惑。他们认为过分强调模式的意义,会导致各学科“千课一面”,甚至在长期遵循模式的教学中,很难再有新的突破,陷入模式化的僵局。

  周刊曾刊发《学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一文,文章对十年课改进行梳理,把课改分为“三代”。

  第一代课改的代表性学校是洋思中学,它以“教为中心”为基础,通过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教学”到“有效教学”的跨越。第二代课改的标志学校是杜郎口,它的贡献是以模式捍卫“学”的地位,符合了新课改“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基本理念,形成了“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

  然而,一线的课改人并没有被“模式红利”所局限,他们基于模式进而优化高效课堂中各项环节的课堂进化,周刊近期策划的《高效课堂创新成果》系列选题,就是搜集这样的课堂案例,引领一线课堂新一轮的进化潮。

  课堂要素的优化与创新并非是这几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大突破,周刊报道的以江苏省昆山前景教育集团为代表的第三代课改学校青出于蓝。第三代课改,未来改革的方向将是:无限放大自学、去教师主导、尝试去导学案。它与从“低效”到“有效”的第一代课改和“学中心体系的第二代课改的区别在于,从“人”的发现和认识,构建全新的课堂规则和课堂形态。

  从第一代课改到第三代课改,课改的“代际论”揭示了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演变与发展。发现典型、培育典型,推广典型,从周刊的选题与报道,可以透视到整个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与潮流。

  周刊的“软件”是服务

  学校的产品是课堂,《现代课堂周刊》的产品也是课堂。这个“课堂”有“硬件”也有“软件”,“硬件”是围绕“建设新课堂”而每期精心策划的内容,“软件”是为“打造新课堂”而对一线学校提供的智力支持与增值服务。

  “引领课堂”、“改变课堂”、“服务课堂”,周刊希望起到引擎的作用,“课堂诊断”、“问道你的课堂”、高端研修班、专项研讨会、高效课堂建设培训……几年来,周刊编辑和特聘专家的足迹从北京走到河北、山东、河南、湖南、安徽、浙江等地,也吸引了来自新疆、吉林、辽宁、黑龙江、湖北、北京、上海等地的课改人相聚在研讨会与研修班中。

  周刊的培训理念是“把培训者的学习权利还给培训者”,最大限度地点燃、调动课改人主动思考、行动研究的热情,形成一种生态的工作方式。

  山东省无棣县一中,作为全县优质的教育符号,他们依然选择课改。原本一个学校的课堂诊断,变成了全县的教师培训。

  这样令人感动的教育人不止一个,在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高级中学,校长说:“不以生源论课改,才是最真的教育。”

  2011年11月,周刊作为主办方,在香山脚下的“香山会馆”举办高效课堂专项研讨会,哈尔滨的一所学校来了6位老师,他们从山东杜郎口中学,一路跑到河北围场县天卉中学考察学习,又转战到北京参加研讨会,连日的奔波,年轻女教师的嘴上起了火泡,她说:“为了学习,值得”。

  选择了课改,就是选择了担当,太多的一线教师的可爱与坚韧,是我们服务课改的最大动力。

  100期,不只是纪念。下个100期,周刊将走向何处?周刊拿什么献给42万读者?周刊还能为一线教育者做些什么?

  到课堂中去,了解一线的需求与困惑,盘活资源解决困惑,满足需求,是周刊的基本功能,它还需要更加立体的运营模式,将选题内容与活动有机对接,发挥周刊更大的培训功能。

 后记:与周刊有关的名字

  回顾周刊的历程,不得不提到一些人的名字。

  李炳亭,创刊人、第一任主编。从5年前创立高效课堂到打造与推广,《现代课堂周刊》承载了他全部的课改思想和教育信仰,在他眼里,周刊是“阳春白雪”,是课改的引擎。

  马朝宏,短暂却重要的策划者。创刊之初,她被安排参与周刊的选题策划,那个时候的她,已经是怀有身孕的“孕妈妈”,每天挺着大肚子,耐心地讨论选题内容,编版、改稿,几个月后,因为待产,结束了短暂的“托管”工作。

  韩世文,第一任编辑。直到现在,他还会在很多场合自我介绍的时候提及这段经历,参与周刊不到一年的经历,对他有着宝贵的意义。

  褚清源,第二任主编。他的出现,将周刊带到了新的高度,十年教育媒体经历,为这份周刊注入了媒体的专业和教育教学的新视角。

  我,第三任主编。从编辑到主编,周刊见证了我个人的成长历程,这份周刊就像我生出来的孩子,为了“他”更好地发展,我总要走在“他”的前面,才能保证“他”走得更快、更好。

  梁恕俭,编辑。教师出身,将近40岁来到中国教师报,在新闻部“热身”后调到周刊任编辑,吃苦耐劳。现因故调离。

  从创刊到100期,每位曾经为这份周刊贡献智慧的编辑都同样重要,他们的付出已融入字里行间,成为周刊发展的一部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