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细节做出教育的味道 □ 张继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看到一则《现在暖和了吗》的励志小故事,讲述了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对暖和的理解。小和尚常为化缘时所受的冷言冷语、所化极少的斋饭而伤感。天冷之夜,他们钻进被窝暖和之后,老和尚问小和尚“是棉被暖热了人,还是人暖热了棉被”,小和尚坚持是人暖热了棉被。老和尚反问:“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它,那么盖棉被做什么?”而后老和尚说,“撞钟诵经的僧人何尝不是躺在厚厚棉被下的人,而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厚厚的棉被呢?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

  由这个故事,我想到了教育。其实,我们教育人何尝不是躺在厚厚的棉被里,家长、学生及我们所处的环境,又何尝不是厚厚的棉被?诚然,对新课改,社会上还有认识误区,就如小和尚所受的冷言冷语。但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那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这就需要我们把每个细节做出教育的味道,用这样的味道慰藉学生、家长和社会人的心。

  把资源配置做出教育的味道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从硬件上讲,在推进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等工程中,既要立足实际,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广泛调研,又要合理规划,把学校建得结实安全,教学设施配得标准合理,把这种建设与配备的细节做实、做精、做好了,也就做出了教育的味道。从软件上讲,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循序渐进抓引进,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师资,让教师进得来;二是持之以恒抓培养,让教师在课程、课堂、课题中进行一条龙式的实践,让教师学得主动、教得主动、研得主动。

  把习惯养成做出教育的味道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抓基础、养习惯“四好三有”的目标,即扫好地、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有特长、有学业、有礼仪。不论哪个学段,不论哪门学科,我们都跟进环节抓落实,跟进细节求实效,做出教育的味道,把德育转化为习惯养成的自觉实践。

  把教学常规做出教育的味道

  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教研、读书学习等教学常规,教师要变任务为内需,变被动为主动。我始终坚信:言传是教育,身教更是教育。如读书学习,只有教师读书,才能带动学生读书;只有学生读书,才能带动家庭读书;只有家庭读书,才能带动社会读书。这其中的环节与过程都是教育。对课堂教学,我们一直坚守有教无类、爱无差等、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相信学生、放手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还给学生自学、讨论、展示的权利,让每节课都高效。

  把家校沟通做出教育的味道

  教育既要以文化人,更要以人化人。尊重、理解、沟通是纽带,特别是随着新教育实验推进,聆听窗外声音、数码社区、亲子共读写等活动的开展,将使家校结合更为密切。我们将乘势而上,把步子再放大,把范围再放宽,让家长进校园、进课堂、近师生,参与管理、参与教研,把家校结合做得和谐一体,让我们的师生、家长自我尊重,互为尊重,凝聚办好教育的合力,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水到渠成。

  (作者系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教育局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