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遇见文化,能否“比翼齐飞”
主持人: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科技与文化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有哪些结合点?如何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戈登·华莱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纺织材料提出了更多“功能性”的要求,人们的消费水平已呈现出优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纺织行业的产业“个性”已充分显现。比如,对一个舞者来说,制作服装的纺织材料可以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也就是说,服装的制作材料如果能在“功能性”上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就是实现了纺织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和双赢。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理念始终贯穿于纺织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不断为新技术的产生注入动力。
俞建勇:华莱士院士的观点力证了科技和文化是能够融合的。在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时期崇尚理性,这种理性思想被带入到科学领域,两者就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而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神学拒绝一切科学,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这两者之间便出现了对立。也就是说,科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就像少数民族服饰的材料大多是天然的棉布,图案则是其民族的特征,而传统图案加工技法可以说已经是其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若能把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在产品的设计和加工理念中使传统文化瑰宝进一步保留与弘扬,无形之中就会使产品的价值更大。
滨田州博:俞建勇院士举的例子让我们深思。日本在工业化发展初期有过否定传统文化的现象,也存在过一些单一的文化思潮,甚至出现过严重功利化现象。因此,我们不能老是说传统的文化就是对的,也不能说新的文化就是好的,而应该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我们非常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以吸收更多的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我认为文化的元素在科技创新中尤为重要,比如日本优衣库,它就是根据世界各地人民不同的传统文化,根据不同地域人民对颜色及款式的喜好,大批量生产,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王训该:我的思考路径可能和大家有些不一样,但思考的本源却是一致的。科技的本质其实是打破传统的,我们要不停地研究出新的产品和技术,来解决现有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科研工作者,我很敬重传统文化,但是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会发展出更多的文化,也就是说,“文化”其实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会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来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双赢”。文化与科技是一个很复杂的关系体,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合作。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去整合各类资源,从而将我们的科技创新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在19世纪,有机化学家帕金很偶然地在试验中,得到了一种紫色溶液,也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染料—苯胺紫。而在当时,紫色是欧洲最高贵的颜色。后来,这一技术被申请专利并大量生产,这就是一个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很好例子。
抢占前沿
高校当聚焦前瞻性人才培养
旁白:有数据表明,20世纪初,纺织经济主要依靠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科技贡献率只占20%。上世纪80年代后,发达国家纺织产业的科技贡献率已经提升到60%~80%,并逐步向知识智力型产业发展。发达国家拥有在技术上的优势和制定规则的优先权,以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劳动壁垒为由,严重限制了中国纺织品的对外出口。
主持人:未来,科技创新只有不断加强科技、产业、文化融合度,才能抢占国际前沿。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前瞻性人才是高校发展题中应有之义,高校管理者应搭建怎样的平台让前瞻性人才脱颖而出?
孙瑞哲:大学要向年轻人普及何为“科学”,让他们知道从事科研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也应该考虑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创新体会。我们的大学需要培养的是能够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广博知识,创新的思维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当然,创新人才还要有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缺乏沟通能力,将有可能导致许多科研成果无法正常转化。
海伦:孙瑞哲先生关于创新型人才要有广博知识的观点,我是不是可以拓展为:高校应秉持“国际化视野”的办学理念,加快国际合作办学的进程,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按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规划自己。同时应该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学习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带着问题意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去上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课上带着问题同教师进行互动。
涅夫斯基:海伦主席提出的“问题意识”也是影响科技创新的“拦路石”。大学是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努力适应未来国家发展的需要,将创新人才培养与科研、教学、团队合作完美融合。同时,要建立更加开放的课程体系,点面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断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避免“强制灌输”。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开设了6000多门本科课程,平均每个学生可以单独享有一门课程。因此,学生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可以充分发挥潜力与特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尚钢:各位世界顶级专家的观点给了高校管理者很多启示。高校应保持面向世界的姿态,把教师及学生推向国际舞台,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国际“顶尖级”学术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活动,要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改革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比如,我校提出“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思路,在湖北省率先成立现代纺织学院试点,非常注重国际课程的开发和国际交流的学习平台的开发,鼓励大师级学者为本科生上基础课等,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让企业、社会参与评价,优化学科结构。
(采访贡献 翻译:彭姿 记录:黄鹤 外联:高建勋 侯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