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的光荣与理想
华南理工大学创新班学子科研成果屡次登上国际尖端刊物
探寻华南理工大学的历史源头,最早可溯至20世纪初。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救亡图存的呐喊使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对于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实业救国浪潮的席卷下,各种以培养工业技术人才为目的的学校应势而生,而华南理工大学的各个办学源头也肩负着兴教救国的使命得以创办和发展……
对于华南理工大学来源之一——国立广东大学的建立,1924年8月13日,孙中山先生曾经专门提出办学宗旨:“大学之旨趣,以灌输及讨究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为主,而因应国情,力图推广其应用,以促社会道义之长进,物力之发展副之。”明确提出了大学在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上的重要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服务国家、服务地方中发展壮大。经过百余年的深厚沉淀,以及组建62年来的苦心经营,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比翼双飞,在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成效显著,不仅是“工程师摇篮”、“企业家摇篮”,还是“科学家摇篮”,真正实现了孙中山先生当初对于学校的期待。
南方工科大学的旗帜
华南理工大学在组建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全国重点大学,其培养重点很直观地在毕业生身上得到体现,社会称之为“工程师的摇篮”,还被誉为“南方工科大学的旗帜”。
中国首台俄汉自动翻译电子计算机,华南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华南首台程序控制铣床……1952年,华南工学院(1988年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组建成立。她举中南地区工科之精萃,集南中国工程专家之大成,科研实力雄厚,成为当时享誉全国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吸引了境内外学子的目光。
生于香港的张佑启就是其中一位。1954年,他遥望着北面的祖国大陆,怀揣自己的远大梦想,瞒着家人毅然放弃了香港大学医学院学位和六年“皇家”奖学金,“出走”到广州,弃医从工,投考位于广州的华南工学院,立志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领域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
对于为何放弃港大而报考华南工学院,张佑启解释说:“港大在战后没有恢复工学,自己又擅长数理方面的学科,同时,我了解到当时国家急需建筑人才……”在华南工学院,这位学生在工程学领域的独特潜能得到激发,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代理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
高起点办学的华南工学院,优秀校友大批涌现。在其组建的第二年,即1953年毕业的校友就有3人成长为院士。“两弹一星”功臣、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党鸿辛;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中宏;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容柏生。
“他们是新中国建立后培养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深谙培养自己成长的人民血汗来之不易,人民的期待,党的重托,不仅使他们在求学时铭记于心,就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念念不忘。”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小明讲,“他们厚德尚学、自强不息、务实创新、追求卓越,满怀报国热情,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而奉献终身。”
激情唱响春天里的故事
改革开放之后,学校因应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优先发展应用学科和专业,同时注意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管、文的多科性理工大学,一大批校友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活跃在经济战场,学校又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
在经历十年“文革”之后,1977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被重新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东风吹来满眼春,1978年,科学的春天温暖了华园,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南中国大地上吹响,师生们以只争朝夕的热情与干劲,用丰硕的科研成果和骄人的办学成就,支撑着南中国经济的腾飞。
2007年,为纪念全国恢复高考30周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了一档大型系列专题访谈节目《春天里的七次聚会》,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其中,被称为中国“超级班”的华南理工大学50177班的聚首,更是引人注目。
50177班,即指1977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的无线电技术专业学生班。之所以被称为“超级班”,是因为在这个班里,走出了享有盛名的中国彩电三巨头:TCL总裁李东生、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和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极盛之时,这三家公司的彩电产量占到全国的40%。此外,从这个班毕业的还有京信通信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霍东龄、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伟、七喜电脑集团董事长易贤忠……
50177班缔造的传奇不是个案,类似的人物还有很多。一手创立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的朱江洪、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总裁麦伯良、搜房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莫天全等这些响亮的名字,他们同样出自华南理工大学。
2009年7月6日,广东省领导到华南理工大学调研时指出,华工建校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深深融入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华工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其他任何一所高校所不能替代的。“华工不仅是国家和广东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员,更是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正如朱江洪校友所说,华南理工大学重视工业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强调在生产实践中检验科学定律……
“这是一种‘工业精神’或者‘工匠精神’。”中国建筑陶瓷制品制造业十强企业、东莞唯美陶瓷董事长黄建平也提到,工业精神是“精工细作、一丝不苟、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工业社会的核心精神。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很多曾经一时的风云人物旋起旋灭,他们的财富故事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华南理工校友们不为一时名利诱惑,他们坚守本心,在如火如荼的经济主战场上,纵横捭阖,用激情和智慧唱响春天的故事,谱写了中国民族企业的光辉乐章。
直面“钱学森之问”
现在的华南理工,是一所具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正呈现正态上升趋势:她不仅产生工程师,也培养企业家,还造就科学家。她不断创新,直面“钱学森之问”,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杰出人才从华园走出。
进入21世纪之后,华南理工大学抓住机遇,阔步向前。面对创新型国家、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战略的实施,学校提出“融入发展促发展”的办学战略,着力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010年3月4日,两名华南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参与的科研成果登上了《Nature》杂志封面。令人们感到惊奇的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并列第一作者罗锐邦和另一名署名作者金鑫,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在读大三和大四的本科生。《Nature》还就此发表评论《当科学家是否还需要博士学位》;3月19日,又一位本科生参与撰写的论文刊登在《基因组研究》上。自2009年3月“华工—华大”基因组科学创新班成立以来,金鑫、罗锐邦、刘石平等创新班同学在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共有76人次分别以第一作者、并列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尖端学术杂志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1篇。
华南理工的“创新班”,已然成了国际同行和国内媒体广泛关注的现象:本科生直接参与科研,是否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研究途径?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是否将为教育和培训体制带来一场革命?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认为,创新班现象仅仅是华南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缩影。培养创新人才首先需要教育观念创新。拔尖创新型人才不能单纯在课堂上甚至校园内产生,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不是拔尖人才的培养方法。早在几年前,华南理工大学就提出“要把实验室建到社会上,把课堂开到国际上去”。其次就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是一项大工程,包括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构建等等。华南理工大学把13个国家科研机构和91个部省级科研机构全面向学生开放,把科研资源与教学打通,让学生受益匪浅。
据介绍,华南理工的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有机会投入到科研训练当中。百步梯攀登计划、学生研究计划、研究生创新计划,通过立项的方式,目前学校已经投入经费超过3000万元,用于支持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研究。据统计,该校有超过5万人次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以来,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思考,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尤其成为教育界每一位有识之士苦苦思索、倾力破解的深刻命题。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华南理工大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直面“钱学森之问”,提交了一份让人充满惊喜的答卷。(图/文/华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