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成绩是这样来的
“推行‘五大教学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更新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式,优化了考核方式,提升了公共理课教学效果,很好地发挥了毕业论文(设计)在人才培养中‘指挥棒’和‘验金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全校营造了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度转变,从而为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副校长漆新贵说。
比如,学校今年的重点任务是深入推进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从最近的统计数据来看,学校课程评价考核方式改革呈现出显著特点:
一是考核评价方式趋于多元化。除笔试外,现场考核、项目作品、工艺设计、企业战略方案制定、论文作品+沙盘实训、案例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口试、作品展评、实验技能操作等35种考核方式被应用于课程考核中。
二是重视对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如经济与管理学院将经济学沙盘引入考核中,考察学生的经营管理素质与能力,逼真、全面地展现了管理流程和理念;公共管理学院将模拟法庭引入期末考核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法庭实践的场所和机会。
三是注重过程考核。通过增加平时考核比例或综合多次考核评定成绩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同时,不以期末一次性考试来决定学生学业成绩,克服了学生通过突击复习应对考试带来的弊端,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考核方法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四是采用了灵活采用多种评分方法。除百分制外,还采用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五级分制”,达标与不达标或及格与不及格的“两级评分制”;在论文、设计、制作等教学环节,采用了评语、评分相结合的形式。
五是多元评价主体被引入课程考核。在考核中做到“教考分离”,由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考核学生。除任课教师外,教师团队,学生本人自评结合小组成员互评和小组长总评,行业专家等评价主体也逐渐被引入考核中。
各二级学院已经逐渐形成符合本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考核方式。例如,美术与设计学院根据美术与设计专业特点,采用“作品展览与成绩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作业集中展览,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集中评阅。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采取半开卷考核方式,学生考试时可携带一张纸作为考前准备,纸上可根据个人学习和认知记录重要数字、概念、方程、公式和原理作为考试时参考,以倡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音乐学院针对专业的表演性,要求专业技法课考试一律进行舞台演出,学生带妆、带装登台考试,学院全程录像,并刻录光盘存档。
“到2015年,我们将力争实现开展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课程门数占全校课程总数80%的目标。此举将使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向前推进一大步。”漆新贵满怀信心地说。
应用转型:转变思想是关键
“搞学科建设重在大力投入和长期积累,作为一所学科基础原本薄弱的新建本科院校,‘顶天’谈何容易?”“一所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那同职业院校有什么区别呢……”学校实施“顶天立地”发展战略,建设“应用型大学”之初,还是有少数教师的理解不到位。
“老师们的疑虑不无道理,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裹足不前,错失发展良机!”学校党委书记钟志奇说。这些异议让学校领导愈发认识到,要想实现应用转型,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没有老师的参与,改革就是“空中楼阁”。
究竟什么是“应用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老师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如何引导老师们具备这样的观念,主动参与到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去?这是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考虑最多的问题。
为此,学校一方面搁置争议,“先干起来再说,让事实来说话”。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邀请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开展培训讲座,组织教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题研究,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安排教师深入国内外高校以及行业、企业开展市场调研,进行挂职锻炼,并通过“内培外引”多种渠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比如,学校现在正在开展的第四届教师‘说课程·教改课’比赛即将进入决赛阶段,参赛教师不仅要说课程、说教材、说教法、说考核方式改革措施;还要讲45分钟课程,由评委就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结合度进行打分。”学校教务处处长杨帆介绍说,“按学校规定,获奖教师将被选派到国外高校开展访学和深造。”
在学校的积极引导下,现在“顶天立地”、“应用转型”、“教学改革”等关键词不仅高密度地出现在学校各级各类会议文件上,更成为师生热议的话题,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成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起初的‘要我改’到现在的‘我要改’,教师思想观念的小小转变,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巨大提升!”钟志奇感叹道。
师范教育:看家本领不能丢
“清晨,教学楼书声琅琅,国学经典诵读、英语口语练习、声乐器乐晨练、舞蹈基训等晨读晨练景象呈现眼前;夜晚,教室里灯火通明、丹墨飘香,有的在进行书写技能训练、有的在进行简笔画技巧训练、有的在进行化学符号、英语书写练习……”没错,这是重庆文理学院师范类专业开展“晨读晚练”的一幕。
“作为一所师范背景很强的高校,学生的师范技能一直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尽管学校师范类专业只占专业总数的24%左右。”漆新贵表示。
据了解,重庆文理学院的师范教育奉行的是“少而精”的原则,目的是培养出“教育有思想、教学有艺术、做人有魅力”的“卓越教师”,使学生毕业后不仅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并能迅速成为行业骨干。
2013年,学校推行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启动实施。目前,实验班已经开办两届,共有160余名从全校各专业学生中遴选而来的学员。他们将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接受为期3年至3年半的系统化师范技能培训。
据学校教育学院院长何华敏介绍,为了整合优势资源,学校与重庆市教科院和重庆一中、重庆三中、巴蜀中学、人民小学等名优中小学和幼儿园合作,构建起“三位一体”+“六双”(双身份、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等)的卓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学校采取精英化培养、多样化教学、技能等级考试、以赛促训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为实验班学生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教育理论拓展、教师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四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一年后,学校的良苦用心带来了学生的显著变化。理科生在简笔画中锻炼想象力和创新力;体育生在写字中静下心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原来害羞的学生如今变得侃侃而谈……
“我校学生在重庆市首届高校师范生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是与学校深入推进‘五大教学改革’,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及开展卓越班、特色班教学密不可分的。”漆新贵说。
取胜“秘诀”:赛教融合重实践
“因为我们每次都拿大奖,以至于一些学校一听到重庆文理学院参赛,就感觉‘压力山大’,以为‘取胜无望’了,他们还经常来拍摄同学们的作品,询问我们取胜的‘秘诀’呢。”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师周健华自豪地说。
近年来,周健华和他的团队带领同学们“南征北战”,可谓硕果累累。谈到取胜的“秘诀”,周健华列举了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赛教融合,以赛促教。将行业标准融入了课堂教学,而且至少提前10个月就开始准备,临战还会尽可能到赛场熟悉环境,开展封闭集训。二是紧跟行业前沿,注重实践应用。在参赛项目选题确定上,始终瞄准行业热点,广泛搜集市场信息,力争做到企业随取随用。三是注重团队配合,发挥集体力量。对于每支参赛团队,从选题确定、具体策划到现场展示等环节,会展专业教研室老师都会进行集体指导。
旅游学院院长陈天培介绍,尽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2007年才开办,但根据《2014-2015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它在全国会展本科院校竞争力中排名第四位,甚至超过一些“985”、“211”重点大学。“这与我们在全国会展类专业技能竞赛中屡获大奖有着密切的关系。”陈天培表示。
类似的“获奖大户”,学校还有很多。比如,文化与传媒学院学生在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等高层次赛事中屡次夺魁,与他们长期重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注重学生成果“作品化”呈现的教育理念紧密相关。
“学院提倡‘两条腿’走路培养学生,一条腿是走向市场,让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学会摸爬滚打,提升客户意识;另一条腿是走进专业竞技场,在高规格的比赛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李天福说,“学院还开办了‘传媒杯’创作大赛,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国内外相关赛事,让专业技能训练常态化。”
如今,重庆文理学院实施“顶天立地”战略已有7年多时间了。这个原本普通的成语,被学校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顶天’和‘立地’是学校建设发展的既相互独立,有彼此联系的两个战略方向,只有上顶学科之‘天’,下立应用之‘地’,学校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钟志奇表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