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学全国优博论文是如何诞生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研究生参加“先行使命——2014武汉”军事后勤联合演练。(资料图片)

    近年来,学院紧贴部队需求和遂行军事任务需要,扎实推进研究生教学科研改革,既帮助部队解决了一大批战备、训练、处突、反恐等保障难题,又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费先宏 陶雷 王文毅

    军事经济学院围绕强军目标,采取多种举措加强研究生教育,突出姓军为战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全军院校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该院的两篇博士生论文《军人工资关系研究》、《利益、财权与制度安排——军队财务改革的逻辑分析框架》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囊括4年来军事学门类仅有的两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军事学学科赢得了荣誉。近年来还有41篇论文被评为军队(省部)级优秀博士硕士论文,推动了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其经验做法被转发全军。

    着眼强军

    构建军事特色鲜明的学科土壤

    2012年秋季一开学,学院计划撤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这一学科,理由是“军事特色不鲜明、部队需求少。”消息传来,一时成为人们纷纷议论的话题。

    有的教员拍手称好:这个学科近年来报考人数不断减少,与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勉强维持,不如忍痛割爱,减轻负担。有的却想不通:地方上很多高校为了保持影响和学科规模,变着法子不断增加学位授权点,而我们学院却要撤销,这是哪一门子道理呀。还有个别老教授表示,这个学科从孕育、创建到招生、培养,凝聚了十多位导师多年的心血,现在说撤就撤,实在难以接受……

    到底是应该撤销还是保留呢?为此,在学院组织的研究生导师培训座谈会上开展热烈讨论,共同意识到,这几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确实陷入了“部队需求小、报考人数少、作用不突出、效益难提高”的窘境,已经影响到学院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讨论会结束时,周来信院长提出:“学科建设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石,要想让它有生命力,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形成特色和优势。”这番话得到学院上下的普遍认同。

    围绕实践强军目标,学院近几年一方面加大传统学科改造力度,主动申请撤销了战场与部队需求小、后勤特色不鲜明、与自身办学定位及主体培训任务联系不够紧密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民经济学二级学科和两个博士研究方向、11个硕士研究方向;另一方面推行“学科群”发展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资源整合,群聚打造“三大特色学科群”,推动了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协调发展。这一系列做法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军委首长的高度肯定,学科建设经验被总参转发。

    通过调整优化聚焦,学科整体实力进一步跃升,学院进入军队重点建设院校行列。

    多方联合

    打造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队伍

    在一次毕业研究生座谈会上,有的学员说:“学习期间实践机会少,对部队的情况不了解,写出的论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有的研究生导师说:“自己指导的研究生虽然专业知识强,但是在人文社科等基础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参加座谈会的训练部部长凌大荣感慨地说:“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而我们现在培养的研究生在素质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短板。要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单靠院校自身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充分利用军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走联合育人之路。”

    为此,学院先后与国外相关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与驻汉军校、地方重点高校签订了“7+7”战略合作协议,与兰州军区联勤部签订了联合培养军事后勤人才协议,与沈阳军区、北京军区等单位合作共建了12个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开办了“将军讲坛”、“院士讲坛”、“院校长讲坛”、“名师讲坛”等系列活动,打造了跨单位科研创新平台,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联合育人格局逐步成熟完善。

    ——外聘师资。年均外聘专家30多人次为博士、硕士讲授相关课程,共计200多课时,听课500余人次。

    ——院外选课。根据需求,安排研究生赴海军工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选修相关优质课程,认定学分。

    ——人才共育。选送优秀研究生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加大拔尖人才培育力度。

    ——学术交流。通过系列讲坛活动,每年平均安排60余场学术讲座,研究生在品尝学术大餐的同时,学术视野不断扩宽。

    ——联合攻关。以重大课题为牵引组建跨单位科研创新团队,安排相关学科研究生参与其中。研究生参加导师课题研究的比例在95%以上。研究生通过课题研究,研究思想得到了冲击和碰撞,个人思维得到了转变和提升。

    严格把关

    锤炼紧贴战场适应部队的人才

    在近年的一次10名国防经济博士生参加的学位论文预答辩会上,专家们只对其中的5人作出了答辩通过的决定,一半的博士生没有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消息震惊了全院师生。学院马建国政委在常委议教会上说:“毕业研究生代表的是学院的声誉,如果文凭不过硬,就会砸了学院的牌子,最终砸的是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牌子,因此,我们要以对实现强军目标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严把各环节质量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院紧贴部队需求和遂行军事任务需要,扎实推进研究生教学科研改革,既帮助部队解决了一大批战备、训练、处突、反恐等保障难题,又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由硕士研究生徐川、王梓砾参与研制的野战财务保障作业箱组在全军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军后勤装备的多个历史性突破,有效提升了部队保障力。

    为让研究生的论文广接、深接战场和部队“地气”,学院对战场急需、部队急用的选题予以专项资助,对联系部队不紧、现实意义不强的学位论文一律不予通过。研究生二队学员徐川,学位论文选题与部队联系不大,在开题报告时碰了壁。后来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把目光投放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上。先后6次奔赴成都军区、北京军区等部队调研,辗转3个多月,最后完成的学位论文《非战争军事行动常态化财务保障机制研究》,在答辩中获得学院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并被评为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严格的质量管控,换来的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对毕业研究生的跟踪调查,72.6%的毕业研究生被选调到军以上机关工作,82.4%的研究生立功受奖。部队普遍反映,军事经济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思想基础牢、专业素质精、创新能力强、适应部队快,是敢于担当、不辱使命的新一代红管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