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迎检实乃舍本逐末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文

    近日,一条新闻吸人眼球:广东省潮州某区接受“教育强区”省级督导验收,学校各出“奇招”:城南小学为让班级人数达标,组织数百“超编”学生冒雨外出“参观”;有学校临时组织学生出外看电影,或紧急调整课时表,或装饰美化校园等。

    “学校教育孩子要诚实,自身却公然弄虚作假。”面对省级督导验收,一位家长道出学校的难言之隐。学校是最不能做假的地方,试想孩子从小就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生活,等他们长大了,将会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世界?作为校方,倘若办学条件得到了实质性提高,大班额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学校还能组织此类危机四伏的公开造假活动吗?学校为什么会这么做?更直接的动因是“奖补”能带来巨大利益。报道中就指出,“辖区5万多学生,每个学生可从省里获得500元左右奖补,算下来至少2500多万元”。

    大班额历来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难题,只有通过推进教育均衡来破解。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科学规划,投入大量经费,完善好各级各类各个学校的师资和设施配置。若能如此,实乃学生之幸,学校之福。问题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适合吗?用“奖补”的办法去刺激和驱动,能如愿以偿吗?高额“奖补”会不会造就落后地区的教育雪上加霜呢?

    而且,不管是否迎检,像城南小学很多班级人数多达六七十人,这样的现实不应该成为常态。对此,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化解大班额问题,从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若能从发展性评估的角度去运用考评结果,根据不同区县的实情,考评它们在规定时间内教育发展所取得的变化,给予适当的荣誉和创强资金的奖励,这种结果的运用是一种相对公平的运用,创建“教育强区”资金也能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教育强区”省级督导验收,是一种促推区县教育积极发展的好办法。然而,这种办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的制定和测评的方式应更加科学化,真正引起当地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奖惩结果的运用需要立足于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实情,否则验收作弊难以根除,类似造假还会不绝于耳。

    (作者系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