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野蛮”精神文明的少年再多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胡扬,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

    ■胡扬

    “您今年的提案具体谈什么问题,是与体育教育有关吗?”两会间隙,一位熟识的媒体记者这样问我。没错,我今年提案的主题是全民健身。说到这一议题,还与我的儿子有些关系。

    如果一个高中生不戴眼镜,亲戚朋友便觉得难得;如果没有肥胖症状,那简直是个小小的奇迹。我的儿子就是这样:身材匀称,没有近视,为此被不少亲友称赞。其实,这得益于他从小培养了打网球的习惯。有了感兴趣的项目,运动时就不觉得枯燥,就能坚持下去,体质就会提高。但是,当前中小学生的整体运动状况并不乐观,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学生没有爱上一两项运动。定向运球、扔实心球、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中短跑等,相对比较枯燥,很多孩子练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一结束,就丢在一边。

    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系下,师生们学习、应试的弦绷得很紧,“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的要求在一些中小学并未得到有效落实。除了学习压力大,还有两大客观因素:一是学校运动场地不足,二是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场地问题在城市中小学,尤其是北京等大城市的中心区显得尤为突出。一些中小学的操场十分狭小,三五个班的学生同时上体育课,列队站在操场上,一眼望去黑压压挤满了人,学生们根本活动不开。我曾在日本学习、工作多年。那里的中小学根据学生人数,都建有足够大的田径场和游泳馆,否则学校是不能开设的。当然,国内一些中小学运动场地不足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尤其是位于城市老城区的学校,随着近年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显得越来越拥挤,整体搬迁或扩建又存在土地审批难、资金不足、拆迁压力大、建设周期长等一系列障碍,可谓困难重重。除了场地这一硬件设施问题,在国内很多地方的中小学,体育和美术、音乐一样属于“副课”,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学校把宝贵的编制都尽量留给了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由于人手不足,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难以保证,最终影响了学生体质的发展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想到这些,对于改善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的前景,我多少有些悲观。

    但是,当前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态势,让我看到了希望。我认为,教育部推广校园足球并不是为了培养马拉多纳那样的足球巨星,而是以校园足球为契机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终身热爱运动的习惯,提高体质。足球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一个有力抓手。当然,推广校园足球并非意味着排斥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考虑不难发现,足球运动的低门槛、团队项目等特征决定了这几乎是目前最好的一个切入点。日前,《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公布,让我们对校园足球未来的发展又增添了信心。校园足球真正搞好了,中小学生体质长期得不到改善的老大难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希望。

    我期待着,再过些年,中小学校园里的“小眼镜”、“小胖墩”能少一些,再少一些;身体“野蛮”、精神文明的阳光少年,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