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中,缘何以“学术”立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4-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3月的最后一周,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所)的20余名专家在新都一中实现了一次大聚会——

    周一语文、数学,周二英语、物理,周三化学、生物,周四地理、历史,周五政治……各高三学科教师站在“三优论坛”上畅言“二诊”后复习策略,学科教研员们“走马灯”似的站上新都一中的论坛,点道、论道。

    是什么力量能把全省、全市基础教育权威的教研骨干召唤到一所中学,毫无保留地给学校教师传经送宝?答案是:学术的魅力!

    不唯分数的“学术自觉”为一流中学奠基

    3月23日上午8点35分,随着四川省特级教师唐顺发的语文展示课铃声响起,新都一中教育集团2015年学术年会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年会主题是“高三学科论道”,背景为“二诊”结束后,高三各学科如何根据学生诊断信息开展有效性教学;论道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还要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写出总结性的教育教学论文,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指导、评审。

    还有两个多月就面临高考,老师们还要坐下来“论道”,有必要吗?有用吗?

    “在中国,一个不会应对考试的老师是不合格的,但一个只会应对考试的老师是可悲的,一个只会用做题来应对考试的老师是愚蠢的。”成都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秉蓉借用江苏省特级教师黄厚江的话,高度评价新都一中的“学科论道”,认为“回到了学科常识教学,注重了人的回归”。

    新都一中校长刘旭东则表示,学校当然希望看到学生的成绩提高,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分数。但如果这个要通过题海战术、牺牲师生在课堂的主观能动性为代价则得不偿失。“学科论道正是老师尊重学科教学规律,钻研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悦取得高分的同时,又得到尽可能最大发展的有效途径。”

    尊重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潜心钻研教学方式方法,追求分数,但不唯分数,正是新都一中教育人多年来传承并创新的“学术自觉”。

    上世纪90年代,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地处内陆一隅的新都一中就敏锐地觉察到现代信息技术将对教育教学带来“革命式”改变,一场改变学生学制,老师钻研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三优教育”整体改革在学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敢为天下先”的改革进取意识让学校很快尝到甜头。学生成绩不断提高,考上全国名校的学生年年攀升,老师教学也越来越有劲。很快,新都一中便以“学校重教研,老师爱钻研”在省内外声名鹊起,不少兄弟学校纷纷派员前来考察学习。

    差不多就从那时起,新都一中每年都要选择一个主题召开学术年会,老师们围绕教育教学中的某个具体现象或问题,写文章、谈观点,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一直延续至今。

    2010年,新都一中教育集团成立,在把优质资源扩散到更多薄弱学校的道路上,新都一中更是响亮地提出了“办一所现代化、国际化、学术性的一流高中”的目标。

    “三优课堂”是教师钻研实践的主战场

    新都一中如今的课堂已经变了模样——不见了传统的学生“排排坐”,取而代之的是“团团坐”式的小组合作;讲台上,老师也不再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主角,学生不时站上讲台,比比划划、展示自己的思考……

    2012年提出并不断深化的“三优”高效课堂改革,已经成了新都一中的新常态。而这也正是学校以“学术”立校的重要体现。老师们围绕教育资源、学习方式、过程评价的改进不断研讨、实践,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收获知识,还有更多的发展和成长。

    老师们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导学案的编写上。“和其他学校不同,我们编制的导学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对课程资源的深入挖掘,但又绝不是学习信息的简单堆砌。”新都一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曾世美介绍。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生活化、操作化、方便检测;杜绝知识习题化、导学案试卷化,避免剪贴化……老师们将原来的教案不断推翻又不断重建,个人冥想、集体备课,一切都围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展开。

    “学校要求教师做到一课一案,每案都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反思、归纳小结等多个环节,从规范化做起,慢慢形成习惯。”刘旭东说,每一次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都是一次“自我否定与成长的痛苦过程”,但令他感动的是,尽管学校大多数教师年龄偏长,很多早已取得过不俗的教学业绩,却仍愿意放低姿态、学习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

    “‘三优课堂’看似老师讲得少了,但课前的工作量却大大增加了,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查找海量课程资源,并编写层次梯度合理、重难点突出的导学案。”有着30多年教学经历的数学教师陈健坦承,刚开始时自己也很不适应,但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三年不到,“三优课堂”的梦想很快照进现实,仅从高考数字的变化就可见一斑:2012年、2013年、2014年的高考成绩步步登高……

    “教师还是那些教师,学生生源也没发生根本改变,变化的是教师的理念和俯下身子刻苦钻研的那股劲儿。”刘旭东说。

    教科研成为学校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

    去年教师节,新都一中化学教师李大勤站在了“四川省特级教师”聚光灯下。在这个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除了优秀的教育教学业绩,其拥有的厚厚一叠教研成果更加璀璨夺目——

    两次应中国教育学会邀请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专题发言,1次应中国化学会邀请在在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上作专题发言;撰写近30篇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其中6篇在中文(北大)核心期刊发表,有4篇在国家级别期刊发表,3篇在省级刊物发表,2篇分别入选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其开创的“阅读式教学”模式实践和研究还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我能取得这些教研成就,与学校重视科研,积极鼓励教师做科研的氛围密不可分。”李大勤由衷地说。在新都一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有主动做课题、写论文的愿望和经历。

    2014年10月,新都一中省级课题《普通高中基于学生有效参与的三优课堂实践研究》顺利开题,学校每位教师都是课题参与人员。“中学做课题绝不能搞花架子,也不能搞成个别老师的‘专利’,而应该让所有教师通过研究得到提高、从中获益。”刘旭东说。

    如今,新都一中每周各学科都会有一次研修课供全校老师观摩学习;每位老师都会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向开展小专题研究,备课组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研讨会,教研组每月有1-2次集中研修会;许多老师还把研究成果通过校本研修课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大多数名优教师都是市级、省级课题的核心主研人员;教科室根据各学科研究情况,及时邀请相关专家指导,举办相关研讨会。

    学校还制定了详细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鼓励教师做科研,并把相应的权力下放到备课组、教研组,释放老师们的活力。“我们制定了明星教师、首席教师等考核办法,给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从低到高的成长阶梯,让他们看得到发展路径。”曾世美介绍,近几年里,一大批省、市、区各级别的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涌现了出来。

    刘旭东介绍,新都一中的科研活动和教研活动不是“两张皮”,而是科研引领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老师们通过研究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寻找到新的教研方向。“老师们做课题、搞科研不觉得是负担,而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内在需求。教研走向制度化、科研走向常态化,双双成为学校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这,正是新都一中学术立校的精髓与根本!”

    (刘小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