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千古义绝独一人,关羽为何成为神蒲勇健在《三国演义》众多英雄豪杰中,只有关羽关云长一个人在死后成了神,被后世所膜拜。按道理说,关羽在武功上-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千古义绝独一人,关羽为何成为神
蒲勇健

  在《三国演义》众多英雄豪杰中,只有关羽关云长一个人在死后成了神,被后世所膜拜。按道理说,关羽在武功上并不是三国中的老大,加上张飞一起也斗不过吕布。有人说关羽的武功还在其弟张飞之下呢。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关羽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个人能力不过和张飞、赵云、马超差不多,曹操部下的勇将张辽、徐晃、许褚等大概和关羽都可打成平手。吕布当然更是强过他。
  其实,不仅仅是在武功方面,就是在性格和品行上,关羽也并非《三国演义》中最令人称道者,至少比不上赵云。他恃才傲物,眼中无物,没有大局观,缺乏长远的战略思想,破坏了刘备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导致诸葛亮“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战略全部失败,蜀汉国运立即衰落。但在后世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关羽这一人物形象却被无限放大,又被美化成匡复汉室的一代忠臣,明清以后更被尊崇为神。
  关羽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获此殊荣呢?人们说关羽是忠义之士。但是,在历史上“忠”得一塌糊涂的人多的是,不唯关羽关云长一人!这样看来,关羽身上最为难得的品德就是“义”了。关羽受后人尊崇,全靠《三国演义》夸张了他的重义。中国民间最重视的第一是孝,第二就是义。一部小说把一名武将捧成了神,不但由于小说的魅力,也由于中国人传统的性格。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忠义”的颂扬,主要是通过成功塑造关羽这一典型形象来实现的。关羽主要是尽忠义于他“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刘备,有较浓的知恩图报的思想。当关羽的忠与义处于矛盾对立时,往往是朋友之义、兄弟之义高于一切的。
  应该说在历史上,“义士”是相当多的,如春秋刺客荆轲、宋朝名将岳飞等,但为什么唯独关羽成了神呢?这与关羽的“义”之独特行为有关。最能表达关羽之义的,当属“华容道义释曹操”一节。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陷入穷途末路之境。然而关羽是个义重如山之人,他想起曹操的恩义,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便放了曹操及所有曹军将士。及至回营,关羽果然差点被诸葛亮斩了。华容道义释曹操,成就了关羽的一世忠义美名,他的人格也升格为“义”的化身。
  关羽的“义”有一种特别的行为特点,就是他与人交往中的“一报还一报”。也就是从这种“一报还一报”的典型行为中,现代博弈论就与中国人对于关羽的造神运动建立起了联系。但是中国文化中历来没有类似于西方基督教那样的有神宗教。那么,在这样一个缺乏宗教约束的文化里,是什么样的机制在规范人的呢?可能有人会说是儒家学说,但是儒家学说既缺乏像有神宗教那样的对于背叛者的震撼威慑机制,又基本上只适用于官僚圈子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实际影响不大。
  于是,在这个缺乏有神论宗教约束的民族文化里,关羽就自然成为民间的规范。通过把关羽树立为神的方式,中国人(特别是民间)就希望由此规范人们的行为,希望大家都按照“一报还一报”的最优策略进行交往以期获得最优的博弈结果。关羽成为神的缘由由此破解。他成为民间游戏的图腾,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标准符号,皆源于此。(选自《经济学家茶座》,有删改)
1.下列对历史上关羽情况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关羽的武功在《三国演义》中并不是最高的,可以说远远低于吕布,甚至有可能连张飞都不如。
B.无论是同一阵营中的张飞、赵云、马超,还是曹操阵营中的勇将张辽、徐晃、许褚,关羽和他们的武功应该在伯仲之间。
C.同赵云相比,关羽恃才傲物,眼中无物,没有大局观,缺乏长远的战略思想,个人性格和品行上的缺陷明显。
D.关羽破坏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导致诸葛亮“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战略失败,是蜀国灭亡的最主要责任人。
2.下列不能作为关羽被民间捧为神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中国民间最重视的首先是孝,第二就是义。
B.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关羽的忠与义处于矛盾对立时,往往是朋友之义、兄弟之义高于一切的。
C.关羽的“义”有一种特别的行为特点,就是他与人交往中的“一报还一报”。
D.在中国这个缺乏有神论宗教约束的民族文化里,关羽成为民间的规范是情理之中的。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存在着诸多缺点,而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却被美化成匡复汉室的一代忠臣,明清以后更被尊崇为神。
B.春秋刺客荆轲、宋朝名将岳飞虽然也是义士,但他们在民间的地位却远远不及关羽。
C.关羽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和曹操感情深厚,所以当曹操落难,他在华容道与曹操狭路相逢,便放走了曹操。
D.关羽由人转化为神,与中国人(特别是民间)希望大家都按照“一报还一报”的最优策略进行交往以期获得最优的博弈结果有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D
2.D
3.C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千古义绝独一人,关羽为何成为神蒲勇..”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