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九州向洋文明盛典——写在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夕东道主邀约五湖四海共赴上海世博盛会。8年筹办、6个月举办,建设世博史上最大园区,聚合246个国家-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九州向洋文明盛典
——写在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夕

  东道主邀约五湖四海共赴上海世博盛会。8年筹办、6个月举办,建设世博史上最大园区,聚合24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在挥别世博的前夕,参观者一举突破7000万人次,不但提前兑现申博承诺,也为世博会历史增添了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上海世博会不断创造惊喜。
  回顾办博历程,托举精彩的,是一个国家的远见,是一个民族的进取意识,是一座城市的创新,也是人类社会对和平发展、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一份执著。

一个国家的远见
中央的鼎力支持,让世博生根开花结果

  2002年12月3日,摩纳哥蒙特卡洛,当地时间下午3时40分,国际展览局主席诺盖斯宣布:中国上海市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
  格林马迪会议宫瞬时掌声如潮。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终于实现。
  历史掀开新的篇章,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世博筹办工作全面展开。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血。在党中央的深情关注、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科学、勤俭、廉洁、安全的上海世博会各项筹办工作始终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010年4月30日晚上,举世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聚焦上海……
  6个月的“世博时间”,果然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的进取
13亿东道主为上海世博助威

  从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那首来自贵州的清亮而悠远的《侗族大歌》,到“香港弹起”巡游,从世博筹备时参与建设,到办博时的激情展示,华夏960万平方公里的13亿百姓,“每个人都是东道主”,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元的中国。
  闪亮的“中国红”周围,全国31个省市区及港、澳、台的展馆,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绝活儿,饱受追捧。呈现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天坛四个标志性建筑的北京馆;还原港人“智能生活”的香港馆……
  捧托世博精彩的,还有一双双来自乡野的、粗糙的大手,还有长三角城市群的不懈努力,还有更多的城市、更多的民众。他们以更多样的方式参与、支持、描摹着世博梦想。更让世界瞩目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意与创新。7300多万参观者捧托起了世博会令人惊异的成功、精彩、难忘。参观者井喷般的热情,缓缓排队的耐心,令世界感动。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在上海世博会上呈现得淋漓尽致。

一座城市的创新
上海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世博会,世界瞩目。作为世博会承办地,上海压力极大。而选择繁华市中心、跨江规划世博园区,这在世博史上绝无仅有。
  起初,很多人对世博交通、服务很是担忧。
  于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陆空立体交通建设在上海展开,5条地铁经过世博园区或园区周边,10多条世博专线、90多条公交线经过世博园区,轨道、轮渡、公交越江线跨越黄浦江,形成每小时20万-30万人次的交通运力。
  志愿者网络建立起来,社区居民也发动起来,城市的每一个细胞都被“世博”唤醒。在城市交通、卫生、安保等诸多方面,上海不仅构建起了区域合作平台,还建立起了政府、民众互动管理网络。
  低碳交通、垃圾回收、生态防控……上海世博会管理运营的创新,同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探索与实践。

一次全球的奉献
人类文明的“天作之合”

  上海世博会的精彩与难忘,离不开全球伸出的热情之手。246家参展方的共同努力,让人们在世博园聆听人类未来的足音,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每一个精心的设计,都是基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理想的执著追求。
  德国媒体《欧洲新报》在头版发表的题为“中国,请跳个舞”的文章指出,中国上海投入巨大力量承接这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展会,其功用与意义不言而喻。现在,中国做东的“舞蹈”缓缓落幕,一个新的历史时刻却在中国诞生--正如作家王蒙所说,一百多年过去,六十年过去,现在终于可以比较明朗、比较大步与大度地走向世界与邀请世界走向我们了……(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通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国家的远见”“民族的进取”“城市的创新”“全球的奉献”,这是作者对上海世博的高度评价,可谓轻描淡写,画龙点睛。
B.“闪亮的‘中国红’”,“井喷般的热情”,“中国做东的‘舞蹈’缓缓落幕”,这些形象生动的描述,浸润着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对上海世博的赞誉。
C.这篇通讯的四个小标题采用了主题和副题相结合的方式,言简意赅,十分醒目。
D.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宏观、微观双管齐下,集中、全面地报道了上海世博的盛况。
E.这篇通讯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散发着较为浓厚的人文情怀,但作者的主观感受过于强烈,有害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2)这篇通讯使用了大量的数字,请简要分析使用这些数字的作用和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通讯写在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夕,为什么还细致地叙写了中国获得举办权时的情景?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中国的角度看,上海世博会的“功用与意义”何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难

答案

(1)AE
(2)本篇通讯使用大量的数字,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具有较强的用事实说话的作用。8年、6个月、246个、7000万、960万、13亿等,详尽地说明了上海世博会的规模之宏、范围之广、投入之巨、参与之多、影响之深。(意对即可)
(3)带领读者回顾上海世博会申办、筹备、举办的历程,更能体现国人对承办这一盛会的骄傲与自豪;突出了上海世博会的非凡意义,为展现上海世博会的深远影响和丰硕成果作了有力的铺垫。(意对即可)
(4)①上海世博会,突显了中国的国力,汲取了世界的智慧,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②上海世博会,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热情、凝聚力和创造力。③上海世博会,再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理想的执著追求,表达了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的强烈愿望。(言之有理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九州向洋文明盛典——写在上海世博..”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