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大水上封事岑文本臣闻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今虽亿兆又安,方隅宁-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大水上封事
岑文本
臣闻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今虽亿兆又安,方隅宁谧,既承丧乱之后,又接凋弊之馀,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开辟犹少。覆焘之恩著矣,而疮痍未复;德教之风被矣。而资产屡空。是以古人譬之种树,年祀绵远,则枝叶扶疏,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壅之以黑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必至枯槁。今之百姓,颇类于此。常加含养,则日就滋息;暂有征役,则随之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矣。故帝舜曰:“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孔安国曰:“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则人叛之,故可畏。”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是以古之哲王,虽休勿休,日慎一日者,良为此也。
伏惟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为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於必信。颐神养性,省游畋之娱;去奢从俭,减工役之费。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载橐弓矢,而无忘武备。凡此数者,虽为国之恒道,陛下之所常行。臣之愚心,唯愿陛下思之而不怠,则至道之美与三、五比隆,亿载之祚与天地长久。虽使桑榖为妖,龙蛇作孽,雉雊于鼎耳,石言于晋地,犹当转祸为福,变灾为祥。况雨水之患,阴阳常理,岂可谓天谴之而系圣心哉?臣闻古人有言:“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斧钺。
(摘自《全唐文》)
[注]①休:美善,福禄。②三、五:三皇五帝。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教之风矣      被:遍及
B.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  根本:植物的根
C.为此也        良:的确
D.察安危之       机:机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功既难/吾还也
B.疮痍未复/倚柱
C.是古人譬之种树/臣供养无主
D.凡此数/不,若属皆且为所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指出,开创事业艰难,但守住已经成就的事业鞋袜更难,因而帝王都要居安思危,才能稳固基业。
B.作者认为,帝王只有实行仁政来包含养育人民,使人民生活安定,这样才能避免人民产生离叛之心。
C.作者引用了帝舜、孔安国、孔子的话来说明帝王与人民的关系,其目的是告诉帝王,人民是可怕的。
D.帝王如果把人民放在心里,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在遇到危机时能转危为安,国家也能长治久安。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过即政,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5分)
(2)况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遣而系圣心哉、(5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知道了白己的过失要立即改正,接受规劝要像水往下流一样自然而迅速。做好事不要犹豫,发布命令一定要讲求信用。
(2)况且雨水造成的灾害,是自然不变的规律,怎么能说是上天的谴责而牵动陛下忧心呢?


小题1:机:关键。
小题1:介同,因为。A代词,它的/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B连词,表示转折/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D代词,用于数词后面,指代事物/代词,用于否定词后,表示“……的话”。
小题1:其目的是阐明实行仁政(休养生息)的重要意义。
小题1:(1)“过、谏、如流、期”各1分,句意1分;(2)“况、阴阳恒理、谴、系”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我听说开创拨乱反正的事业,它的成功是很因难的;守住已成就的基业,它的治理不容易。所以生活安定要想到危险,是为了稳定这个基业;做事有始有终,是为了巩固国基。现在虽然百姓平安无事,边疆平定安宁,既是紧接着丧亡乱离之后,又承接着衰败因乏之时,住户人口减少很多,田地的开垦又尤其少。施予的恩惠很显著了,可是创伤尚未恢复;德教的风气遍布全国,而财产仍然时常匮乏。因此古人用种树作比喻,年岁久远,则枝叶茂盛;如果种树的时间短,树根没有稳固,即使用沃土去培护它,有春天的阳光去温暖它,一个人动摇它,必然导致树枯萎。现在的老百姓,很类似于这种情况。经常给予包含养育,那就会一天天繁衍生息;一旦有征调徭役,就会随之而衰败消耗;衰耗过分,人民就无法生存;人民无法生存,怨恨之气就会充塞;怨恨之气充塞,背离叛乱的思想就产生了。所以帝舜说:“可敬爱的难道不是君王?可怕的难道不是人民?”孔安国说:“人民把君王当做性命,所以君王值得敬爱。君王失去道义,人民背叛他,所以人民可怕。”孔子说:“君王好比船,人民好比水,水能够承栽船,也可以倾覆船。”因此古代明哲的君王,虽有福禄不敢淫乐,一天比一天更谨慎,的确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希望陛下观看古今的事迹,考察安全与危险的关键,上以国家为重,下把百姓放在心里。选拔人才要仔细考察清楚,奖赏惩罚要慎重,起用贤良的人,贬退不贤的人。知道了自己的过失要立即改正,接受规劝要像水往下流一样自然而迅速。做好事不要犹豫,发布命令一定要讲求信用。保养精神性情,减少打措的娱乐;反对奢侈实行节俭,减省宫室建筑的费用。尽力求得国内安静,而不追求开辟疆土;收藏起弓箭,而不忘记军备。所有这几方面,虽是治理国家的常法,也是陛下所经常施行的。以我的愚昧,只愿陛下多思考而不懈怠,那么完美的道德可与三皇五帝比高,亿万年的帝位跟天地一样长久。即使桑树、构树作怪,龙蛇造成灾祸,野鸡在鼎耳上呜叫,晋地的石头会说话.也能变祸为福,变灾难为吉祥。况且雨水造成的灾害,是自然不变的规律,怎么能说是上天的谴责而牵动陛下忧心呢?我听说古人有这样的话:“农夫劳动而君子治事,愚昧的人说话而明智的人择取。”妄自陈述肤浅的见解,我俯伏在下等待着刑戮。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大水上封事岑文本臣闻开拨乱之业,..”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综合读写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综合读写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