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两位公差各有急务在身,结伴出发,走到半夜迷失了方向。一位认为黑夜乱闯徒劳无功,应该就地休息,等天亮辨明方向再走。另一位觉得呆着-高二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两位公差各有急务在身,结伴出发,走到半夜迷失了方向。一位认为黑夜乱闯徒劳无功,应该就地休息,等天亮辨明方向再走。另一位觉得呆着不动白耗时光,不如试着走走,也许碰巧能找到出路。二人争执不下,只好各行其是。 以能否按时完成任务而论,他们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所以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不确定的。结局不能确定,却必须做出抉择,人们经常会遇到两位公差的困境。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写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
答案
范文一:等待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尽管诗人高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有些事还是急不得…… 我拼命等待,却没有回应,于是等待中包含了不少的期盼,在这时小齐的《春天花会开》似乎变的蕴涵哲理了,但我的等待却还要继续吗?这未免太长了,等待是什麽?等待是时间对事物正确与错误判断的过程,等待是人们对美好的未来与邪恶的历史的检验。它是对爱的肯定,对痛的否定。我们都需要美好的明天,因此我们都需要等待。 等待也许是漫长的,但请你不要抱怨,只当作对你的考试,因为真金不怕火炼,等待也许是一瞬即逝,但请你不要骄傲,这可能是小小的游戏,为下一次的等待做准备,切记:戒骄戒躁,因为骄兵必败。 有时当你真的要放弃了,但等待结束了,你会欣喜,但这只是你的幸运,这是上天对你的施舍,也许当你下次要放弃时,就不会这样了,等待的结果会与你擦肩而过 我会继续等待,因为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是有价值的。我不会放弃,因为那会一无所有! 范文二:等待 等待,是一个充满期盼的词眼,是一首飘荡着神秘色彩的乐曲,它像一位画师往往能勾画出一幅幅令人思索的画面。 等待,在有些人眼里被奉为至宝,如“守株待兔”者;等待,在—些人眼中被视若敝屣,如“揠苗助长”者。事实上,过分看重或极力轻视等待,都是失之偏颇的。 徜徉在历史的长河边,就会发现:等待的画面是相似的,但结果却未必相同。 正因为有了等待,才有了楚庄王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正因为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耐心等待,才有诸葛亮与周瑜演绎的“赤壁大战”; 正因为积极地等待时机,才有蒙哥马利指挥的击溃“沙漠之狐”的I阿拉曼之战; 同样是因为等待,却有“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大败的结局;历史有相似的一幕,因为古池元帅固执地等待命令,才有拿破仑的“滑铁卢”之败。 历史警示我们:等待,不应是无奈的徘徊,而是积蓄能量,积极捕捉转瞬即逝的时机,争取实现美好的愿望。 事实上,强者的等待,在于汲取营养,蓄势待发,是火山喷发前的酝酿。弱者的等待,像一片枯黄毫无生机的落叶,是—潭没有半点涟漪的死水。智者的等待,是目光长远的准备。愚者的等待,是坐失良机的根源 等待,对强者和弱者的答案是公平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对待等待:等待是一篇抒情的文章,等待是—首充满幽情的小夜曲。 《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妻子漫漫二十年的等待,让人钦佩不已,等待已深入她的骨髓,成为一种坚强的信念o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老人的那份等待,令人惊叹,即便是万分之一二的希望,也无法打消他顽强的意志。 《白娘子传奇》中白娘子“千年等一回”的那份执著,常常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 的确,真情的等待,是心灵深处含苞待放的花朵,它散发着清新的幽吞。 范文三:马上行动,走向成功 多少人在苦苦追求成功,然而他们总是停留在口头上,总有人在苦苦的询问成功的方法,即使他们得到了方法有怎样呢,唯有马上行动,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怎样才能成功?有人告诉我,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标,所谓“心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因为目标可以指引方向,可以不断激励我们奋进。是啊,有了目标,我们离成功就不再遥远。 但是有了目标,将其束之高阁,学习、事业依然毫无所获。于是有人说,最重要的是要有毅力,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俗话说,“滴水穿石”,有了顽强的毅力,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又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 每当我们面临困难和困境的时候,又会出现一个声音,“最重要的是方法”。是啊,人是要讲效率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们又去追寻方法。 如果总是在“目标、方法”中寻觅,我们终将一无所得。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最重要的是行动,马上行动,不断地行动! 想一想,有多少事因为我们没有马上行动而置之脑后。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是马上行动,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忘记了,或者当想起来的时候又失去了原来的热情和激情。一个成功的人最重要的不是他的目标有多远,不是他的方法有多好,而是他的行动比别人多。只有行动,才能谈得上方法;只有行动,才能体现我们的毅力;也只有行动,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行动使方法得以体现,得以改进。在行动中,我们会想到如何行动,朝哪个方向行动。其实非常简单,任何行动的主体只能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的行动一定是我们自主性的体现,丧失了主体性和主动性,就谈不上行动。比如说,有一个同学见到老师时竟然说,老师,我等了你两天,想问你这个(英语)短语是什么意思,你怎么才来呀?看起来这个同学是想马上行动,但因为老师不在,条件不具备,才使他(她)的行动耽搁下来。可是,一个英语短语的意思需要老师来帮你解答吗?你的字典是做什么的?如果你的行动取决于外在因素,那还是你的行动吗?这样的行动不是他(她)自己的行动,而是老师的行动,这样的行动越多,其学习效果就越差。我们有的同学,一个简单的公式、简单的原理也要等着老师来解答,学习成绩不如意,也是毫不奇怪的事情了。 行动是克服困难的唯一方法。当我们决定行动时,常常会看到许多的困难,会遭遇到许多挫折,这一切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或者说,是行动的必然结果。因为如果你不行动,这些困难和挫折就不存在,行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困难和挫折,每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就离目标近了一步。行动的主旨就是解决问题,困难和挫折是我们发展途中的朋友,它们会将你的竞争对手拒之门外。 行动是毅力培养的唯一途径。如果我们对每一项应该做的事情都能付诸于行动,那么毅力的培养就不再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如一个在一天内步行100英里的76岁的老太太所说,我每一次的决心不是走一百英里,而是一英里。老太太朴实的话语告诉我们,毅力就是不断地行动,不断地行动也就造就了毅力。眼睛里如果总是看到未走完的路程,总是为望不到尽头的目标发愁,总是想怎样才能更加轻松一下,那么,走在你前面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离成功的距离就只能越来越远。(英语)行动,马上行动!在行动中摸索方法,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用最好的方法让你的行动最有效! 行动,马上行动!用行动体现你的主动性,证明你存在的价值,富有主动性的行动才能让你的能力得到提高! 行动,马上行动!必将使你实现自己的理想! |
试题分析:这个材料看似有两方面可以立意,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即当我们迷失了方向时,是等待时机,看清了方向再行动,还是立即行动,勇于探索。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来写都行,但要注意的是在强调自己的立论时不能过于绝对化,因为材料提示得很清楚,“他们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两位公差各有急务在身,结..”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