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一回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1-10-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关注度 ★★★★★

  北大选才“孝顺”放第一条引争议

  新闻:据北京晨报报道,北大日前公布2012年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参与学校及实施细则,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这条标准引来不少争议。

  点评:“百善孝为先”,这条标准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实语境下,似乎引领着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育人方向。之所以引发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被纳入评价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如果这个导向能引领我们的教育从宏大的爱回归具体的爱,教孩子从爱父母开始学习爱、理解爱,则善莫大焉。

  关注度 ★★★★

  贵阳百余中专生长期打工 学校称勤工俭学

  新闻:据广州日报报道,在贵阳市国防学校这所民办中专读书的学生反映,入读3年,真正上课的时间却只有1年左右,剩余的时间在东莞打工,打工的工资全数被用于冲抵“学费”。

  点评:先是以“零收费”为承诺招揽生源,继而把学生“卖”给生产线。这所学校的“办学之道”便是赤裸裸地将学生作为赚钱的工具。以勤工俭学之名,行出卖学生劳动力之实,是目前一些无良办学者的惯用手段。如此办学,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利益,更玷污了教育之名。

  关注度 ★★★

  福州高校学生上台晒贫困票选贫困生引发争议

  新闻: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一条“竞选”特困生的微博引发热议:“因特困生助学金名额有限,辅导员让所有申请者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由全专业的同学投票,票数高者为特困生,其余为贫困生。”一些网友发表评论认为,这种自揭伤疤的做法伤害了贫困生的隐私权。

  点评:要公平还是要尊严?在有限的贫困生助学金名额面前,公开申请人的信息是杜绝暗箱操作的前提,公开的方式与程度则关系到贫困生的内心感受。在公平、公正的诉求下,保护贫困生的尊严,以合情合理的方式在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取得平衡,对高校来说,是一道待解之题。对贫困生而言,正确认识自己的贫困生身份也是一堂必修课。

  关注度 ★★★

  孩子竞选班干部家长助阵定制海报请客吃饭

  新闻:据扬子晚报报道,到公司定制竞选海报、印学生名片进行自我宣传,甚至把“代写作业”作为争取支持的条件,“学生官场”也堪比“小江湖”,不仅拼实力,还要拼“人气”。在不少小学中,想要竞选中队长、大队长这样的“高官”,往往需要一大家人做“智囊团”。

  点评:家长支持孩子竞选班干部这件事本身没什么错,关键是动机为何?如果仅仅是让孩子在为班集体服务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意识、增强组织管理能力,那全家齐上阵为孩子出谋划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如果掺杂了当干部做升学敲门砖、当干部为得到更多特权等不良动机,那家长的助阵对孩子只会产生负面影响。

  (本期点评人 王珺)

上一篇:媒体集萃     下一篇:直补学生破解食堂涨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