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树根扎实,才能枝繁叶茂”
■本报记者 高毅哲
眼下,在苏州大学,不少教授开始走出实验室,与资本和市场打起了交道。
陈林森是苏大的教授,他创办的苏大维格公司,已于今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凭借在激光全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他已经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技术如今成为苏大维格的活力之源。以往埋头搞研究的他,如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股评家和投资客的神经。
2011年,苏大科技产业产值已达11.2亿元,名列江苏全省高校首位。巨额的科技产值背后,是苏大近年来的“井喷”发展。在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苏大获立项265项,蝉联地方高校首位。而就在4年前,苏大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还只有117项。
不仅如此,目前,苏大已拥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4个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均位居全国地方高校之首。
一个个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硬指标,折射出苏州大学近些年的跨越发展之路。当地方高校的发展困境屡屡被人提起,一些地方高校甚至已开始面临生源危机时,苏州大学何以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学科建设,打造发展平台
一所高校要发展,最坚实的根基是什么?最不竭的动力是什么?总结长期的办学实践,苏州大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学科建设。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说:“学校如果是一棵大树,学科建设就是树干和树根。只有树干粗壮、树根扎实,创新人才培养才能枝繁叶茂。”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苏大围绕学科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有选择性引进、有计划性培养”的方针,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近5年,苏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经费达5亿多元。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吸引高水平的人才,高水平的人才又反过来促进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在苏大2012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近5年引进人员的贡献超过了55%。
除了引进人才外,苏大同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学校启动了“东吴学者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工程,以项目资助的形式,为各类人才铺设发展路径。
学科建设要有质量,离不开各类科研平台。近年来,苏州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在这一轮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苏大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免疫学研究中心、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等一批研发平台相继成立。
这些平台很快发挥了作用。沈百荣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可对生物医学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将有助于医院、生物医药企业对复杂疾病进行精确的早期诊断。沈百荣团队和学生们很快就被相关单位的课题“淹没”了。但在一个个课题中,师生们增长了学识,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经过5年的努力,苏大的学科建设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博士点和硕士点数量在全国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苏大还获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建设学科7个,资助经费超过2.5亿元,同时获得“‘十二五’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2个。
体制创新,激发科研创新
人才集聚,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可以安心从事科研工作?苏大通过体制创新,激发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5月,由苏大生物钟研究中心主任王晗教授组织申报的“生物钟在生殖系统与发育中调节的机制”项目,获国家“973计划”的立项,实现了苏大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零的突破。与此同时,苏大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吴庆宇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这也是苏大科研成果首次在该杂志上刊登。
这两个团队,都有着同样的队伍建设模式,即苏大推行的“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在学校师生们看来,这不是巧合,而是苏大积极创新科研模式的结果。
“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是指由引进的高端学术人才负责组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全权委托他们进行人员招聘及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积极性。对教授们来说,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建一个科研“小王国”,这是巨大的诱惑。在苏大“游说”沈百荣加盟的过程中,正是一句“给你一个研究院,由你全权负责”的承诺彻底打动了沈百荣。(下转第四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