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0后”该怎样当父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4-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华 绘

  编者按

  “金猪宝宝”、“奥运宝宝”、“龙宝宝”……在一波又一波的婴儿潮中,“80后”逐步走上了父母的岗位。为了这些宝宝们的健康成长,让“独一代”更好地培育“独二代”,有必要客观审视“80后”父母育儿理念上的不足,帮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赵忠心

   “80后”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全家人的关注和呵护,缺乏独立生活实践的能力;“80后”与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一同成长,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冲击着传统家庭观念,新的价值观念正在建立。这些时代的烙印,势必会体现在“80后”的育儿理念和行为中。

  “未长大”父母的育儿幼稚病

  人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的发展往往并不同步。很多“80后”父母,由于自身心理发展的局限,在育儿方面,也表现得比较“幼稚”:

  盲目投资的育儿方式。“80后”父母一进入社会,就面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存环境,体验到竞争的激烈与残酷。因此,教育意识大大增强,对孩子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出类拔萃,成为佼佼者。许多“80后”父母很舍得在孩子身上花大价钱投资。然而,由于消费观念不成熟,误认为收益与花钱多少成正比,追求高规格、高档次、高消费;在消费中还存在盲目攀比的情况,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不断疏远的亲子关系。家庭抚养和教育是非常私人化的行为,但许多“80后”父母把应该亲自做的事,交给了别人。例如婴儿期的孩子出生不久,就交给保姆、老人或寄托在别人家。“80后”的年轻母亲,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或因为工作忙顾不上,让孩子吃母乳的越来越少。很多年轻家长懒得伺候孩子拉屎撒尿,给婴幼儿使用传统尿布的家庭大为减少,而改用“尿不湿”的现象非常普遍,孩子与家长亲密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日渐淡薄的家庭观念。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传统的家庭观念日渐淡薄。很多“80后”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把感觉放第一、责任放第二。在结束了浪漫的恋爱、进入婚姻的时候,由于不适应从“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状态到“以家庭为中心”状态的转变,经常爆发争执和冷战。有些“80后”对离婚看得很淡,“闪婚闪离”的现象日益增多。为追求婚姻质量,不凑合,这没错。结束不幸的婚姻,对夫妻双方来说是一件幸事;但对孩子来说,就不能说是一件幸事。

  “80后”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全家人的关注和呵护,缺乏独立生活实践的能力;“80后”与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一同成长,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冲击着传统家庭观念,新的价值观念正在建立。这些时代的烙印,势必会体现在“80后”的育儿理念和行为中。

  一不小心孩子成“三品”

  有些“80后”初为人父母,虽然身份提升了一个“级别”,但对子女的抚养教育表现得还不够成熟。急功近利的育儿理念、日渐薄弱的家庭亲子关系、脆弱的夫妻感情,对孩子的成长有诸多不利:

  育儿产品的“试验品”。“80后”父母一般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材无方”,缺乏做父母的知识储备,也没有实践经验。面对眼花缭乱的教育商业信息,分辨、筛选、取舍能力较差,有些家长经不住“忽悠”,盲目跟风,让孩子成为各种育儿产品的试验品,家长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却把孩子交给了不具有科学育儿理念的商业机构,岂不可悲?

  亲子关系疏远的“处理品”。由于传统亲子关系的疏远,孩子对父母亲情的渴望远远得不到满足,有的孩子从小就成为亲子关系的“处理品”。孩子管阿姨叫“妈妈”、管妈妈叫“阿姨”的屡见不鲜;有的甚至把妈妈看成是“狼外婆”而避之不及。孩子享受妈妈身上的气味、跟妈妈亲昵的机会大为减少,患“母婴肌肤接触饥饿症”的孩子越来越多。将来孩子长大了不听话、顶撞父母,父母再说“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恐怕就理不直、气不壮了。

  婚恋关系不和谐的“牺牲品”。许多“80后”夫妻感情不和谐,年轻的离异夫妻越来越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离婚率近几年更是居高不下,而在婚姻不和谐的家庭中,孩子就成了“牺牲品”。家庭这个“保护伞”越来越靠不住,“避风港”遮风挡雨的功能越来越差。有的“家庭战争”连绵不断,孩子在“刀光剑影”中成长,偌大的家庭竟然安放不下一张安静的婴儿床。

  年轻的爸爸妈妈请快长大

  父母是孩子生活的引路人。子女抚养、教育的使命不允许他们继续“幼稚”下去,“80后”父母要在抚养、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尽快成熟起来:

  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教育不是神话,不是荒诞不经的天方夜谭,教育是科学,有其独特的规律。“80后”父母要正视、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实施适合的教育,该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要盲目攀比,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家长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轻信“忽悠”;要有主见,不要盲目从众。要克服浮躁情绪,坚持独立思考,认真区分、筛选、取舍社会信息。注重教孩子做人,把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放在首位,为孩子将来融入社会、立足社会作准备。

  重视传统亲子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最大的优势是由于特殊的血缘关系和亲情关系,父母对子女具有强烈的感化作用,子女从感情上也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把自己的行为满足父母的期望当作幸福快乐的事情。因此“80后”要注重父母子女亲情,强化家长的感化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固有的优势,“80后”父母要多付出,在孩子身上尽可能多地投入感情。

  创造和谐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的安全岛、避风港,父母有责任给孩子提供安全、舒适、安宁的生活环境。父母要尽量保持育儿理念的一致性,在生活中如有争执,也要避免把孩子卷入其中。“80后”要精心经营夫妻爱情,谨慎处理夫妻矛盾,不能在一时冲动中牺牲孩子的利益。结束不幸福的婚姻,一定要妥善处理孩子的问题,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离婚,是孩子造成的;同时还要保证孩子依然可以享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再次选择婚姻的时候,也要照顾好孩子的心理感受,创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快把玩具收起来”     下一篇:蚯蚓扭一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