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领导力和四轮驱动
校长的领导力在办学中如何培养和体现,才可找准学校办学定位、突出儿童个性、彰显课程特色?多年的办学实践告诉我,校长应具备自我领导力、群体领导力和创新领导力。
自我领导力——
让专业锋芒化作自带光芒
一个校长的自我领导力,应具有强烈的内生力,具备坚韧、自信的品格并富有责任感,具有洞察、反思的思维特性和持续不断的使命驱动力。
那么,从中师生到教育学博士,从当一名好教师到成为特级教师,从吉林省吉林市实验小学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直至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的自我领导力到底是什么呢?
在语文学科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我认识到,校长须有课程意识下的课堂领导力和影响力,这样就不会“瞎子领着瞎子,一同掉进沟里”;不会在推动变革的时候冒进跟风,不会因评价或舆论的压力而患得患失;更不会因急于出成果而盲目推进,或因看不见背后的问题而任由学校“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同时,我把经验交给了前方,时刻警惕自身专业经验的陷阱。我也深知自我领导力是立足于优化国家课程,发挥自身的专业长处,寻找自身的行走方式,从而形成专业的影响力。
当然,校长的自我领导力,应该践行如“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中所写的——“请你不要走在我的前面,我不想跟随你;请你不要走在我的后面,我不想领导你;请你走在我的身边,我想永远跟你在一起”的共同发展观。
自我发展的校长懂得自己要什么,应放弃什么。对我来讲,要的就是永远“立足课堂”,不断在专业上发展,打造出自身的“品牌标志”,让专业锋芒化作自带光芒。
群体领导力——
带师生家长找寻前行方向
从自我领导力转向群体领导力,是我做校长近十年时的一个标志性转变。
领导者的天职是带领群体或组织实现其使命。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看清组织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并带领团队从现在这个地方到未来期待的地方去。找到前行的航标和远方的灯塔,让价值观成为办学目标的先驱。
所以,校长不能仅仅指明方向就万事大吉,要学会管理风险,努力修炼超强的决断力和控制力,让群体声誉不受损,在危急关头能够果断决策,努力控制局面,力挽狂澜。群体领导力最关键的就是价值领导力。校长要“动学校发展的全身”,就得塑造教师的价值观,努力把教师的成长当作校长的最高荣誉。要让价值观看得见,最重要的就是将“立德树人”转变成教师每天“教书育人”的行走和思维方式。
我校教师价值观的塑造,一直朝向清华附小“成志教育”的灯塔——“让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由此,我们的教师就追求这样一个价值取向:一个因品德、知识和才能而受聘,全身心投入事业,并深受学生爱戴的人;一个不断获得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人;一个能够完成多项任务、振奋任务的人;一个赋予创新精神的人;一个随时都能在经验和教训中学习的人;一个从人品和才干都受到尊敬的人。
创新领导力——
转化出看得见的新生产力
作为校长,需要不断地突破与创作,在继承和延续基础上,要看到你带领学校发展了什么,优化了什么,甚至引领了什么。这就意味着校长必须由行为领导力转向研究领导力,需要校长明晓怎样承上启下,怎样整合各方,怎样在实践中升华梳理。
在面对各种困惑的时候,校长应该参与到群体中,跟进“潜水”,亲自上研究课,同时在关键时刻或关键事件中,去指导和影响群体,让他们相信这种力量带来的美好愿景。这应该是每个校长需要思考的命题。
在这个命题中,更核心的创新领导力,关键聚焦点就是儿童。从儿童成长的价值性、周期性、挑战性、融合性,到儿童的知识学习与运用、无边界的立体学习时空再造,“把儿童的成长当作最高荣誉”。
校长的创新领导力,就是要竭尽全力用综合能力转化出看得见的新的生产力,并能在真实的学校生活中践行。这需要校长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整合能力,如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协调各种关系等能力;第二是区分能力,如在复杂问题中能够从各学科及复杂教育情境中,剥离本质与规律性的教育内容,在具体矛盾与冲突的现象中,分清大是大非与是是非非;第三是背景思维能力,即善于联系事情来龙去脉,分析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状存在以及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等;第四是遥远的想象能力,如把眼前做的事情,拉长时空,想想未来可能性与图景;第五是持续发展能力,即认准的就坚持研究与实践下去,并善于持续反思与再梳理,这样循环往复,让研究成为工作方式和习惯。
儿童成长平台——
校长领导力意义和价值所在
基于校长这些领导力的发挥,近些年,清华附小为儿童搭建了“四轮驱动”的成长平台。
第一个轮子是纵向之轮,即在小学的六年里,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纵向构建“启程·知行·修远”的三进阶学段目标,低学段启程“基础牢”,尊重孩子的“天资与性情”,发挥孩子的兴趣;中学段知行“腰杆硬”,针对学生身心处于“U”型底部发展期,砥砺孩子的意志与行动,获得乐趣;高学段修远“起点高”,关注学生身体处于第二发展期、创造与逆反期,培养其理想与抱负,逐步形成自我志趣。
第二个轮子是横向之轮,即清华附小的“1+X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菜单的配给。“1+X”课程结构的“1”是指优质落实的国家基础课程,“X”是指由“1”生长的儿童个性课程。这个主要是指在核心学科当中,我们如何构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即如何完成学科教育和活动教育的两个内容。
第三个轮子是横纵整合之轮,即年度主题课程群。每年度选取去世或诞辰凑整或遇五的、经过时间和岁月证明了的伟大“成志榜样”,通过一年周期,采取松散式、集约式、聚焦式等方式,对学科与学科间或德育和教学进行整合,对教师专业阅读与课堂进行整合,进行三学段联通或对课内和课外、家长和学校、学校和社会进行整合,通过以上诸多整合整体建构课程。
第四个轮子是课堂动力系统——“四动课堂”,即问题驱动、情境调动、平台互动以及工具撬动,努力让儿童带着预学中的积累与困惑,寻找合作伙伴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研究课题。由此,使他们能在一生有用知识及运用知识的实际获得中,学会管理与被管理、接受与创生,为未来人生打底。
(本文由本报记者贾文艺、齐林泉根据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讲座整理而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