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激发课堂创新活力
■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验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拥有“航母级”科技研发与企业孵化平台——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上市公司津膜科技的各类膜产品与集成技术在市政、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天津工业大学以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的持久努力,迎来越发亮眼的成绩单。
2018年3月,天津工业大学规划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计划,提出要为专业教师指明“方向”,为课程建设注入“灵魂”,为课堂教学增加“活力”,以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改革一年以来,该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激发每个专业、每门课程、每个课堂的创新活力,真正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大格局。
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变革
“‘课程思政’改革不是单一课程的改革,而是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变革。”天津工业大学主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赵宏介绍,学校以专业为单位,按照学习成果导向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3个层面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改革,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体系,整体规划、统筹建设、重点突破、层层发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天津工大于2018年起连续两年针对“课程思政”改革计划要求,组织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实施本科教育全课程全过程“传播·塑造”工程。
学校本科教育全课程全过程“传播·塑造”工程明确要求,各专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是大处着眼。
还有细处着手。学校将思维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任务,细化到专业毕业要求,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推动形成课程育人体系。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纺织与现代生活”课程负责人王建坤介绍,这门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将我国纺织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现代科技、时尚创意融入其中,使文化自信的树立与思政功能的发挥贯穿教学全过程。
就这样,天津工大两年间立项建设了58项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项目,鼓励、引导各专业负责人和广大教师共同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内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深入探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融入课程教学的合理路径。
注重基层教学组织单位建设
在天津工大,各专业课教师都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构建完成以思想政治必修课为核心,思想政治选修课、综合素养课、各门专业课相互配合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这离不开天津大学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基层教学组织单位建设的重视。
赵宏介绍,学校以现有系、教研室、实验室等基层组织为基础,以课程或专业为平台,按照高水平教学团队标准,经过评审分为A、B、C三类,给予10万至40万元的资助,立项建设“课程思政”改革团队。
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中,将价值塑造作为课程的“灵魂”,“课程思政”改革团队持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开发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定期的教学研讨和经验方法交流,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引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专业成才,引导学生“精神成人”。截至目前,已有7支“课程思政”改革团队进入校级高水平教学团队评审名单。
除了常规的教学团队,学校围绕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探索建设跨学院、跨学科交叉融合团队,依托纺织学科优势,开设了诸如“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在内的诸多校本课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便学生从多学科角度深入了解中国,强化文化认同,孕育将小我融入大我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打造“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
“‘课程思政’改革的本旨是要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强专业素养和人格影响力,让课堂教学‘活’起来,避免牵强附会、割裂曲解、生搬硬套,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同频共振的立德树人效果。”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晓红说。
根据这一目标,学校开展了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建设、评选工作,立项建设43门“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其中10门课程成为市级“课程思政”改革建设项目,5门课程已被市教委认定为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课程思政”改革的示范课程。
“管理学原理”是天津工大一门已开设20多年的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学校教师围绕管理学“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为课堂教学设计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案例、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案例、习近平总书记领导风格及特点案例、国家反腐制度和机制建设案例”四大综合分析专题案例。
在此基础上,每学期结合时事热点问题,推出诸如“国家体制剖析案例、绿色经济发展、华为创新发展历程”等单独的探究式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将管理学理论、学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