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槐植:半百归来的刑法学泰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储槐植接过“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奖牌。 北京大学 供图

    2019年3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储槐植教授荣获中国法学会授予的“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这位大家公认的“老一辈法律人中的佼佼者”,以其深邃的法律思想、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对我国犯罪学和刑法学研究方法、刑事学科设置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储槐植教授的学术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曾历经20年命运坎坷,劫后重拾学业,以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矢志不悔,上下求索”,年过半百也可以有“学术青春期”。

    锲而不舍铸成学术标签

    1952年,储槐植从享誉苏南的江苏常州中学毕业,考入原北京政法学院研习法律。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六法全书”随即废止而新的法律体系尚未建成,当时不论是法学课程门类还是参考文献都少得可怜,因此储槐植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和语言学习,这为他日后百科融汇、学贯中西奠定了基础。

    从北京政法学院毕业后,储槐植被分配到北京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当助教,并很快在该领域显露学术锋芒。1956年,《学习》杂志第四期刊登了储槐植撰写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制度》一文,该刊同期还有郭沫若的一篇文章,足见该学术文章的含金量。

    然而好景不长,储槐植先是被下放到北京玻璃厂“劳其筋骨”,后又被转到北京化工学校、北京第一五八中学“磨其心智”。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20年的磨砺,使这位曾经是“法律系最年轻的教师”回到阔别已久的燕园时,早已满面风霜。

    生活的非难并未使储槐植丧志,而是愈发坚定了他对待学术的拳拳之心。重返北大后不久,储槐植顺利通过语言测试,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研修访学。这期间,储槐植除了研习传统英美法理论外,还实地考察了美国刑罚的运行情况。“美国教授帮我申请了5000美元的基金,我利用暑假一个半月的时间,坐着长途汽车参观了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十个监狱,其中包括成人监狱、生病犯人的监狱、少年监狱、女子监狱等……”这段经历让储槐植更深入和具象地了解了美国刑罚制度,也为其后来的研究开拓了新思路。

    回国后,储槐植利用其在美期间收集整理的资料,仅用时四个多月就创作出了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美国刑法制度和学理的著作——《美国刑法》。这本兼具知识性与学理性、填补国内学术空白的著作,详细介绍了英美刑法“双层次犯罪论”体系,切实推动了我国刑法学基础理论研究。

    此后,大器晚成的储槐植不时有惊人之作发表,并以一种全新的学术形象矗立于刑法学界。1989年,储槐植首次提出“刑事一体化”这个命题,并于2007年出版了《刑事一体化要论》,创新性地将哲学普遍联系的规律运用于刑法领域进行演绎,成为刑法学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基于对严打的反思,储槐植借鉴国际法治程度较高的国家经验,总结提出了刑事法网严密而刑罚轻宽的“严而不厉”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刑事政策的发展。

    纵观储槐植的学术生涯,虽几多磨砺,但正是这种锲而不舍、潜心向学的治学态度,使其提出了多个学界公认的学术标签。

    谦敬达观成就人生气象

    人生态度成就人生气象。顺境时纵情高歌易,逆境时云淡风轻难。储槐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始终保持着难得的谦虚、诚敬和达观的人生态度,其所思所行如灯般灼照他人,令人敬仰。

    韩愈《师说》中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储槐植认为,由于老师相比学生具有更丰富的阅历和较久的专业学习,因此在“传道”和“授业”上是没问题的,但是“解惑”不一定能够做到。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关系,学生批评老师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老师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轻视学生,师生之间可以教学相长,有时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能有益地促进学术研究。

    储槐植回忆道:“有一次,我在给学生授课时,学生提出了作为、不作为以及持有的关系问题,在当时通行的刑法理论知识背景下,人们认为作为与不作为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不应存在第三种无法归属的状态,那么‘持有’到底属于什么呢?”课后,储槐植经过研究,认真地回答了这名学生的问题,提出在作为与不作为之外存在例外的第三种状态,激发了学界对例外状态“持有”的关注。

    2019年,储槐植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面对如此高的荣誉,储槐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把这个奖项当作国家对自己的鼓励,虽然已经处于退休的日常生活状态,但是仍然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能因为荣誉而骄傲自满,而应该更加努力,做好自己,不辜负国家给予的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荣誉是对人精神上的褒奖,而不是物质上的资助,只有内心对荣誉充满诚敬之心的人才能担得起荣誉皇冠的重量。储槐植对待荣誉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就像一面镜子,让处于荣誉考验的人们时时与自己对照。

    虽然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但他一直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并未将工作和生活的变化放在心上。讲到这段经历,储槐植说自己当时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想过将来能再回北大教书。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他在工厂和学校勤奋、认真地工作着,纷纷扰扰打破不了其内心的达观宁静,狂风骤雨掀不翻其内心的汪洋大海。气象万千的人生应秉持何种人生态度,储槐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

    川流不息照见法治理想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理想的实现需要多少代人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凝结了法律共同体的心血与汗水。2003年退休之后,储槐植仍然持续关注法律发展,求索的目光穿梭于理论与现实之间。他坚持每天至少阅读两小时《检察日报》,发现并思考存在的问题。

    储槐植认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中一部分就是要实现刑法的现代化。在实现的途径上,他认为可以将我国建设雄安新区的十六字标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引入法学发展中来,坚持以世界的眼光来研究中国的问题,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要加强高水平的法律共同体建设,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储槐植说道:“法治的实现不能仅仅靠法,治的环节也很重要。”法是硬性的,要实现治,还需要考虑天理、国法和人情,最终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效果。

    储槐植离开了燕园的讲台,但并未离开学术的讲台。退休之后,他仍然笔耕不辍,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发表文章近70篇。同时,他还经常与刑法学者和学生在家里讨论法律问题。有时学生来家里请教问题,他都倾囊相授,态度亲和。储槐植对学术不熄不减的热情和奉献,激发了后辈更加努力的学术追求。

    他提醒学生:做学术研究一定要保持问题意识,有了问题就有了打开研究大门的钥匙;日常学习中,要通过“三多”,即多读、多想、多写,来增强问题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也是法治理想不断实现的进程。法律人应如大江大河般川流不息,像储槐植一样孜孜不倦地为实现法治理想而接续努力。

    闻无声惊雷,拂功名柳絮,士志于道,老而弥新。储槐植自成一体的学术品格、谦敬达观的人生态度、孜孜进取的学者精神,都将是奋斗路上学习的榜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