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万里边疆 读懂中国教育
爸爸巴依多来提说:“我们守边护边,每天风吹日晒,确实比较辛苦,但看见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苦一点,心里也很甜。光跟着我们放牧不行,就算守边,也要有文化。”
7岁的努尔给亚最期待的是放假,这时候她可以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守边放牧,最美的是住到执勤房边奶奶美丽的毡房里。她记得奶奶、爸爸都说过的一句话:“每一座毡房都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位牧民都是一个活着的界碑。”
努尔给亚的话语,让报道组成员深深感动。爱国情怀已经深深融入她以及千千万万边疆孩子的血脉。
升旗、上课,这些在内地学校最普通的事,在边疆学校则意味着守护自己的祖国——
中俄边境,乌苏里江畔。在祖国最东边的学校——黑龙江抚远市抓吉镇赫哲族学校,每天,师生把太阳迎进祖国,五星红旗在祖国的最东方高高飘扬。
中尼边境,珠穆朗玛峰下。在离珠峰最近的学校——西藏定日县扎西宗乡完小,每天,大风从世界屋脊上倾泻而下,师生清脆的读书声在风中从未停止。
中缅边境,佤山深处。被群山拥抱的学校——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中心完小,每天,师生都会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优美的舞姿在大山深处摇曳。
中朝边境,图们江岸。国门大学——延边大学,建校70年扎根边疆办大学,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1万余名,2017年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70年教育事业发展进步,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之基。
在吉林省图们五中“党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上,一名学生拿出了图们市的老照片,通过讲述图们历史,学生们得出了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好生活。”
“我看到,城市变大了,学校变漂亮了,这些变化都来自强大的祖国。”有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心里话,“在漂亮的教室里读书,享受免费的教育,我很幸福,我爱新中国。”
扎根边疆:教育人的无私坚守
关于老师这个职业,世上有许多种说法。对于在祖国边疆执教的老师们来说,老师这个职业,意味着一种责任。因为,有老师的地方就有学校,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国旗,有国旗的地方就是国土。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边疆艰苦,不必多言。但条件再苦,总有孩子要读书,总有老师在坚守。
有的老师就生在这里,一辈子不曾离开过——
早上7点,天未大亮,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南腊完小,杨红军走出自己在学校里那间不到20平方米的简陋宿舍,一手拿着已斑驳脱漆的保温杯,一手提着装满书本的布袋子,匆匆向教室走去。在他35年的教师生涯中,类似的场景不知已重复过多少次。
1991年,杨红军因工作业绩突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人们都清楚,对一名乡村教师来说,这不啻一次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良机。
那之后,的确有多所城里条件优越的学校向他伸出橄榄枝,杨红军未经多想便婉拒了。“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这块土地。”当被问起为何放弃调去城里学校时,杨红军轻描淡写地答道。
一个人,一辈子,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杨红军的故事给了我们答案。
与杨红军一样,同样坚守边疆30多年的,还有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学校教师赫金艳、傅钢夫妻。
2004年,因为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师生纷纷外流,学校面临被撤风险。为保住学校,傅钢下了狠功夫。为给教师做榜样,给他们信心,傅钢带头上好课,参加宽甸县教学、书画、诗歌、演讲比赛,引导教师参加继续教育。2012年,学校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达到88%,而在2004年,这一比例还不到20%。
2007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通过,新教学楼、食堂投入使用。2009年,学生宿舍楼投入使用。2012年,傅钢又抓住学前教育发展的时机,1600平方米的标准幼儿园拔地而起。
“一直在这所学校,看着它由弱变强,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尽管两人都有多次机会调到县城工作,但每每在最后关头,他们都拒绝了。“实在舍不得。”赫金艳说。报道组离开时,傅钢反复交代,报道不要夸张,要低调些。他说:“把工作干好,是本分。”
有的老师本可以不来,但来了就没有离开——
比如,在我国地理位置最北的村小——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红村北红小学的一对夫妻教师。
这里一年2/3时间处于冰封期,最冷天气达零下50多摄氏度。每到大雪封山时,道路格外难走,用当地人的话说是“进来出不去,出去进不来”。
2009年,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应届毕业生王忠雷前往北红小学报到,他从齐齐哈尔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到漠河,再转汽车到北极镇,这里距离他的目的地、真正的极北之地北红村,还有百余公里。
关于学校的条件可能不怎么好这一点,王忠雷有心理准备,可没想到,当时的北红村不但没有自来水,竟连电也不通。
2012年,通过组织的努力,爱人于晶来到北红小学和王忠雷做伴,两人成为这里仅有的两名教师。这些年,由于王忠雷和于晶的坚守,北红小学得以作为漠河唯一的乡村教学点保留下来,学校的条件在中心校、村里以及各方热心人士的关心下也越来越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边疆在一天天变美,但终归是偏远、艰苦的所在。然而,正是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不求回报、不舍昼夜的坚守,漫长的国境线上,才始终有琅琅书声、国旗高扬。
“学校没了学生,但我不能离开。”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学校教师苟旺正说。
“让孩子从小把祖国铭刻在心里。”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第二中心幼儿园园长迪丽加马丽·加帕尔说。
“学生就是我的孩子。”西藏墨脱县背崩乡小学副校长白玛措姆说。
……
这群边疆教师或许声望不高、收入不多,一辈子默默无闻,但他们对边疆的稳定繁荣、对边境孩子的成长成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漠河市教育局局长岳远革的话来说:“不是非得一辈子都在乡村从教才称得上奉献。他们在这里播撒过青春,就值得我们尊敬与铭记。”
1935年,面对日寇侵辱、灾难深重的祖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一人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考察采访,成就了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中国的西北角》。84年后的今天,我们行走边疆,深切感受到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深切感受到教育事业与共和国成长同频共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1929年,上海《生活周刊》刊登了一篇《十问未来之中国》,文章大声发问:“吾国何时可行义务之初级教育、兴十万之中级学堂、育百万之高级学子?吾国何时可参与寰宇诸强国之角逐?……”
“此十问俱实现,则中国富强矣,国人安乐矣!”椎心泣血的十问,饱含着当年国人的梦想。
90年后的今天,我们行走在边疆,看今日中国——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论北国南疆,所有城乡学生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最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采访:本报“万里边疆教育行”特别报道组)
精彩回放
辽宁
丹东:英雄之城的教育答卷(8月22日)
教师夫妻档 扎根在边疆(8月24日)
吉林
图们:长白山下的教育传承(8月27日)
延边大学:与祖国同向同行(8月28日)
黑龙江
漠河:神州北极的教育色彩(9月2日)
抚远:打造“华夏东极”教育新名片(9月3日)
极北之地那道光(9月5日)
内蒙古
呼伦贝尔:北疆教育风景独好(9月8日)
呼伦贝尔学院:城市绿色发展“智囊团”(9月11日)
额尔古纳:引领边疆学生与美同行(9月13日)
甘肃
肃北:戈壁滩上的教育跨越(9月14日)
“学校没了学生,但我不能离开”(9月16日)
新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